2021年3月18日 星期四

 

聖道三要相關漢傳禪修發想 資料彙集 洪果巖1100124

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

出離心

參考經典:

*雜阿含經((三十七道品)修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觀色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如是,比丘!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如觀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遺教經(佛陀最後之所教誡)

精神和宗旨,它是以解脫為目的、以修善積功德為宗旨。修善,即持戒;以解脫為目的,則須修定;由持戒修定得智慧,而達成出三界的目標,即是得解脫。

引用自https://www.dharmaschool.com/news781.html

 

*八大人覺經(覺無常、知苦、精進、行菩薩道)

以「世間無常」啟,以「發大乘心」終。覺知人性「多欲」、「不滿足」、「懈怠」、「多怨」,覺悟唯有以「廣學多聞」、「守道清白」以為對治。既知世間無常,生死兩端,如火燒,其間又因多欲、不滿足、懈怠、多怨,造成無量的苦惱。若有「發大乘心」者,立願「普濟一切,替代眾生受無量苦,讓諸眾生享終身的大樂」,如此修行,是為菩薩道的境地。

引用自https://neptuner.666forum.com/t321-topic

 

聖嚴法師

修行不能沒有出離心,沒有出離心而想開悟,那一定是外道。目前有人自以為在教禪,自命為禪師,但是不離五欲,認為釋迦牟尼佛也不離欲,並且主張在欲中才能真正地修行。那是外道,不是佛法。
       
有出離心才能出三界,才能在生死之中自在,才能不被五欲勾引、不受塵境動搖。

        有人會以為出離心是小乘,禪是大乘,兩者無關。不對!人間的倫理道德、小乘的出離心、菩薩的菩提心,這三樣具備了才是大乘的禪。
若沒有以出離心作基礎,那便是戀世的心、貪著的心,或者是含藏慢心、狂心的一種英雄主義。所以,沒有出離之念,就不能稱作是菩提心。
       
「人欲橫流」的時代,物質文明的誘惑太多,所以要出離很難。因為出離心,必得離五欲。如不離五欲,則梵天都生不了,何況要證大小乘的聖果。既想開悟證果,又想不離五欲,是絕不可能的。
       
出離心實在難發;正在五欲中打滾的人,要他生起出離的意願,非常不容易。現在的臺灣,學佛學法的人好像很多,而且似乎也很用功。但其中有人,只是想從師父這裡學點東西,然後出去逢人販賣而已,甚至自己也當禪師主持禪七;真的要他發出離心就不容易了。可是,必須先有出離心才有可能了生死。想得虎子,必得有入虎穴的勇氣,有此勇氣,努力愈大、信心愈強,修行才能得力。
       
有了出離心,才會死心塌地好好用功,為佛法作干城,不貪戀世間所有,只以清淨的佛法作依歸。
       
已經有家有業不太可能出家的人,仍然要有出離心,才不會受到世間人事的誘惑和影響而煩惱不已。有出離心,才能了知苦空無常,並且體驗到世界是苦空無常的。
       
許多人誤解,以為有出離心就是不要世間、不要父母、不要兒女……通通都不要了,那叫逃避現實。出離並不是厭離、不是逃避。若父母健在而不盡子女的責任,這就不對。釋迦世尊出家時,父母有人奉養,生活無虞。六祖惠能大師當初要去求法,也是先安頓好了老母。所以在家也好、出家也好,發出離心,並不表示不負責任。出離是不佔有,權利可以不要,責任一定要負。父母遺產可以不要,父母若無人奉養,托缽也要奉養。

摘錄自 禪的體驗 禪的開示 一書

 

 

菩提心

參考經典:

*金剛經(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得度者)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服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

 

*法華經(羊車、鹿車、牛車及大白牛車譬喻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三乘及究竟一佛乘)

車可載物,比喻佛法化度眾生以至涅槃。三車指羊、鹿、牛車,加上大白牛車則為四車。法華經譬喻品有火宅三車之譬喻。

()羊車,以羊挽車。比喻聲聞之人,修四諦行以求出離三界,但欲自度,不顧他人,如羊之奔逸,竟不回顧後群。

()鹿車,以鹿挽車。比喻緣覺之人,修十二因緣以求出離三界,略有為他之心,如鹿之馳走,能回顧後群。

()牛車,以牛挽車。比喻三藏教菩薩之人,修六度行,但欲度人出於三界,而不欲自出,如牛之荷負,安忍普運一切。

另以大白牛車比喻一佛乘。 

引用自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4%25B8%2589%25E8%25BB%258A%25E5%259B%259B%25E8%25BB%258A.html

 

*華嚴經(淨心緣起(法界緣起))

華嚴第四會 夜摩天宮 無量菩薩來集 說偈讚佛 爾時覺林菩薩 承佛威力 遍觀十方 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    分布諸彩色    虛妄取異相    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    色中無大種    亦不離大種    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    彩畫中無心    然不離於心    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    無量難思議    示現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畫    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應知佛與心    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    普造諸世間    是人則見佛    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聖嚴法師

淨心緣起又叫法界緣起。佛心是清淨的,因為無所執著;既無執著,就是無自無他。在時間上能與三世諸佛同一個心,在空間上則與法界一切眾生同一個體。他們不以為自己是佛,也不以為有眾生可度──因為已經沒有自我,所以也沒有對象;但只要任何一個眾生發起善意,與佛有緣,佛就跟他相應,在他面前出現。佛可以由於某一地區、某一事件、某一時間的許多眾生共同需要佛的應化,而以佛的身分形相出現;同樣的,也可以菩薩的、羅漢的乃至一切眾生的形相出現於某一時間、某一空間、某一群人乃至某一個眾生之前,因為那些眾生沒有離開佛的無牽、無掛、無礙又無方、無時的清淨之心。

摘錄自 禪與悟 一書

 

*無量壽經(五惡五痛五燒、四十八願、莊嚴佛土成熟眾生)

何為五惡、五痛、五燒?
諸天人民,蠕動之類,「欲」為眾惡,由惡入罪,受其懲罰,壽終後世,尤深尤劇。是為第一大惡、大痛、大燒。

世間人民,至親上下,彼此相處,都無義理,不順法度,各欲快意,任心自恣,更相欺惑。忿成怨結,互相殘害,壽終之後,下入惡道,受無量苦。是為第二大惡、大痛、大燒。

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短促。常懷邪惡,但念淫佚,愛欲交亂,坐起不安。交結聚會,興師相伐。恣心快意,極身作樂,不避尊卑。故有自然三塗(惡道),無量苦惱,累世累劫,無有出期。是為第三大惡、大痛、大燒。

世間人民,不念修善,輾轉影響,共為眾惡,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憎嫉善人,破壞賢明,不孝二親,輕慢師長,朋友無信。橫行威勢,為惡無恥。此世為惡,福德滅盡。壽命終盡,入於火鑊。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是為第四大惡、大痛、大燒。

世間人民,懶惰懈怠,不肯作善。負恩違義,恣意遊散,肆心放蕩,不思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心常念惡,口常言惡,身常行惡。不信佛法,不信因果,不仁不順,心中閉塞,意不開解,浩浩茫茫,從冥入冥。故有自然三塗,無量苦惱。是為第五大惡、大痛、大燒。

世間愚癡眾生,由造五惡,而遭五燒五痛,佛皆哀憐,故言:「汝今諸天人民及後世人,得佛經語,當熟思之,能於其中端心正行……拔斷生死眾惡之本,永離三塗無量憂畏苦痛之道。」

 

佛光大辭典

五種惡。()殺生,()偷盜,()邪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飲酒。

又五戒所防即為上述之五惡;

造此五惡,於現世中,王法治罪,身遭厄難,稱為五痛;

以此五惡,於未來世三途受報,稱為五燒。〔優婆塞五戒威儀經、四天王經、無量壽經義疏卷下(慧遠)〕 p1161

 

聖嚴法師

18.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此為「念佛往生願」。此願在彌陀淨土念佛法門的思想史上,非常重要。念佛法門在《觀無量壽經》提出的有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稱名念佛;《阿彌陀經》說的是持名念佛。根據近代日本學者望月信亨考察梵文本的《無量壽經》所載念佛,是「隨念」、是「思惟念」,其所明示的「乃至十念」、「乃至一念」,是用意念思惟無量壽佛名號欲生彼國,即能如願往生。有關念佛法門的詳細討論及介紹,可參閱另一本拙作《念佛生淨土》。
  至於願文所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說,除了犯五逆罪及誹謗正法罪者無法往生西方淨土之外,凡能信願念佛之人,不論有罪無罪、善多善少,都可往生彼國。然於《觀無量壽經》的「下品下生」往生條下,則又開慈悲的方便之門,而云:「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具諸不善,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是名下品下生者,是名下輩生想。」這是救了五逆重罪的人。至於誹謗正法者,若無悔意,即是邪聚眾生,若有悔意,即是不定聚眾生,遇善知識,種種安慰,為說妙法,教令念佛,仍可往生彼佛國土。   

摘錄自 48個願望 無量壽經講記 一書


*維摩詰經(隨其心淨則國土淨,不二)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隨其深心,則意調伏;隨意調伏,則如說行;隨如說行,則能迴向;隨其迴向,則有方便;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說法淨;隨說法淨;則智慧淨;隨智慧淨,則其心淨;隨其心淨,則一切功德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聖嚴法師

1.「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佛國品第一〉
  這兩句話,非常重要。此處的菩薩,指的是初發心的菩薩,是發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初發心的菩薩,還在娑婆世界,還在穢土之中。我們若想求得淨土,應當先自淨心,而非先要心外的這個世界清淨,由自我的內心清淨做起之後,自然能夠影響環境,使得他人也得清淨。
  一般人都是向外要求,要求外在環境及他人,改變成他所希望的那樣。我有一位在家弟子,常對他的同事說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對方問他為何如此要求他們,他回答:「這都是師父說的呀!」話是沒錯,但師父並沒有要他去要求別人應如何,而是教他要求自己應如何才對。我們修學佛法,是拿佛法標準來檢驗自己的,不是用來衡量別人的。
  「當淨其心」,是淨自心。舉個例說,如果我們只要求別人的心清淨,不說惡語、不做壞事,好讓我們活在淨土中,這是顛倒了,這不是心淨國土淨,而是要國土先淨,而後心才清淨。《維摩經》是要我們先清淨自己的心之後,佛國的淨土自然出現眼前。否則環境雖好,若內心煩惱,縱然身處天堂,依舊苦如地獄。

摘錄自 修行在紅塵 維摩經六講 一書

2.依《維摩經》的〈入不二法門品〉所載,因維摩詰居士問諸菩薩:「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於是引出一共三十三位菩薩各自宣說所見的不二法門是什麼。
  那就是:生與滅不二,我與我所不二,受與不受不二,垢與淨不二,是動與是念不二,一相與無相不二,菩薩心與聲聞心不二,善與不善不二,罪與福不二,有漏與無漏不二,有為與無為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盡與不盡不二,我與無我不二,明與無明不二,色與色空不二,四種異與空種異不二,眼與色不二及至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皆不二,布施與迴向一切智不二,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不二,佛、法、眾為不二,身與身滅不二,身口意善為不二,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不二,從我起二為不二,有所得相為不二,闇與明不二,樂涅槃與不樂世間不二,正道與邪道不二,實與不實不二,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為不二,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其中第三十二位是文殊菩薩,最後的第三十三位是維摩詰居士本人默然無言,文殊為他做結論:「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這也可說是禪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宗旨所依的一部經典。禪宗主張參禪頓悟的方法與態度是「離心意識」,也能在〈入不二法門品〉中得到依據。《壇經》所引《維摩經》的「直心是道場,直心是淨土」以及「即時豁然,還得本心」的「直心」與「本心」,都是指的「離心意識」的不二法門。

摘錄自 神會禪師的悟境 一書

勸發菩提心文 省庵大師著

    不肖、愚下凡夫僧 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淨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云何審察?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云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

引用自https://book.bfnn.org/books/0846.htm

 

五菩提(五種菩提)

.發心菩提,十信之菩薩於無量生死中為無上菩提發大心也。

.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薩於諸煩惱調伏其心,行諸波羅蜜也。

.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薩觀三世諸佛之諸法實相,其心明了也。

.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薩,於般若中不著於般若能滅諸惑,見十方之佛,出三界而到佛果也。

.無上菩提,等覺之菩薩。坐於道場,斷盡諸煩惱得無上菩提也。見智度論五十三。

引用自http://buddhaspace.org/dict/index.php?keyword=%E6%98%8E%E5%BF%83%E8%8F%A9%E6%8F%90

聖嚴法師 19901213

如何成佛道,菩提心為先,

何謂菩提心,利他為第一,

為利眾生故,不畏諸苦難,

若眾生離苦,自苦即安樂,

發心學佛者,即名為菩薩,

菩薩最勝行,悲智度眾生。

空正見

經典:

*雜阿含經(五蘊:無常、苦、非我(無我)、非我所(無我所),顯意:人無我、隱意:法無我)

 

*般若經(心經)(((諸行)無常知緣起、緣起見性空、性空破(無始)無明(自性見))、八不(中觀: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空、空性、無自性、空無自性、一切法(色法、心法)無自性)

 

*解深密經(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 ),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般若中觀 (一切法無自性、法性宗、空宗) +瑜伽唯識(阿賴耶、法相宗、有宗) +如來藏(無住生心、智現悲起、空有不二宗))

三性、三無性之說,成為唯識宗的核心理論。這是把《般若經》中「一切法無自性」的義理,用三自性及三無自性的架構加以清楚闡明。

玄奘譯《解深密經》卷2〈無自性相品〉: 「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 法無我性 名為勝義,亦得名為 無自性性,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74:「唯由勝義無自性性故。圓成實自性說無自性。何以故。由此自性亦是勝義。亦一切法無自性性之所顯故。」

 

*玄奘著成唯識論:

一、相無性。謂一切眾生,於世間之相,處處計著,執為實有。佛為除此妄執,說一切法皆無自性,故名相無性。

    二、生無性。謂一切諸法,皆託因緣和合而生,本無自性,故名生無性。

    三、勝義無性。謂前相無性、生無性,因破眾生妄執之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是故佛說勝義無性者,謂真如勝義之性,遠離遍計妄執之性,故名勝義無性。

 

聖嚴法師

如來藏本身就是真如,真如實際上就是我們的真心,也就是由妄心轉變而成的真心。相對於唯識思想,這已經是另外一個系統了。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它的發展過程是慢慢演變的;但做為唯識源頭的這個「識」,和心則是同樣的。

摘錄自 探索識界 八識規矩頌講記 一書

 

*如來藏經(一切眾生都是現前菩薩、未來佛)

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譬如萎變花,其花未開敷,
天眼者觀見,如來身無染。
除去萎花已,見無礙導師,
為斷煩惱故,最勝出世間。
佛觀眾生類,悉有如來藏,
無量煩惱覆,猶如穢花纏。
我為諸眾生,除滅煩惱故,
普為說正法,令速成佛道。
我已佛眼見,一切眾生身,
佛藏安隱住,說法令開現。

 

聖嚴法師

如來藏經宗旨

《如來藏經》在後期大乘佛法中,是比較早出現的,現存漢文有兩種譯本:1.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一卷,2.唐不空三藏譯《大方廣如來藏經》一卷。均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文字略有出入,內容大致相同。
從《如來藏經》的說法因緣來看,應係受到《華嚴經》思想的啟發,印順長老的《印度佛教思想史》一五六頁說:「《華嚴經》初說毘盧遮那佛的華藏莊嚴世界海;世界與佛都住在蓮華上,華藏是蓮華胎藏;蓮華從含苞到開花,蓮實在花內,如胎藏一樣;等到華瓣脫落,蓮臺上的如來(蓮蓬上的蓮子),就完全呈現出來。《如來藏經》就是以蓮華萎落,蓮臺上有佛為緣起。」
《如來藏經》的內容,相當單純,全經以九種譬喻,說明眾生皆有佛性如來之藏,讓大家知道,一切眾生雖被煩惱覆蓋,迷失了成佛方向,而其「如來之藏,常住不變。」所謂九種譬喻為:1.萎花有佛,2.蜂群繞蜜,3.糠粳糧,4.不淨處真金,5.貧家寶藏,6.菴羅果種,7.弊物裹金像,8.貧女懷輪王,9.鑄模內金像。
在此九喻中的第一萎花有佛喻,是說釋迦世尊以神力變現的無量數千葉蓮花,花葉萎謝了,蓮胎藏內的無量數如來,便顯現出來,這是如來藏的根本譬喻。因為「如來觀察一切眾生,佛藏在身,眾相具足。」此與《華嚴經》所說,佛觀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是一致的;《大般涅槃經》所說的眾生皆有佛性,也是相同的。

摘錄自 自家寶藏 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一書

 

聖嚴法師

《大乘起信論講記》及《如來藏之研究》等書,印老舉出如來藏的主要經典有《如來藏經》、《大涅槃經》、《大法鼓經》、《勝鬘經》、《無上依經》、《不增不減經》、《密嚴經》等十六種,主要的論典則有《寶性論》、《佛性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等三種。聖嚴亦有一冊《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至於如來藏的意涵,《勝鬘經‧法身章》說:「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這是以如來的法性身,稱為如來藏。
《如來藏經》也說:「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並且舉了九個譬喻,強調「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所謂九喻是:1.未敷花內,無量化佛,結跏趺坐,2.蜜在巖中,3.粳米未離皮糩,4.真金墮不淨處,5.貧家有珍寶藏,6.菴羅果內種子不壞,7.有人以弊物裹金像棄於曠野,8.貧賤醜女懷孕貴子,9.鑄師鑄造金像倒置地下,外雖焦黑,內像不變。
如前註所引用的《大般涅槃經》卷七,則將如來藏與佛性、如來藏與常樂我淨涅槃四德之我德,賦予相同的意涵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

摘錄自 天台心鑰 教觀綱宗貫註 一書

 

 

*究竟一乘寶性論(依一切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真如有雜垢  及遠離諸垢
佛無量功德  及佛所作業
如是妙境界  是諸佛所知
依此妙法身  出生於三寶

佛法身遍滿  真如無差別
皆實有佛性  是故說常有

一切眾生界  不離諸佛智
以彼淨無垢  性體不二故
依一切諸佛  平等法性身
知一切眾生  皆有如來藏

 

*楞嚴經(如來藏之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不空如來藏)

如來藏有三:

一.空如來藏。無相,清淨本然,是如來藏不變之體。

二.不空如來藏。指如來藏隨緣現一切相。隨染緣有六凡法界,隨淨緣有四聖法界。

三.空不空如來藏。若言其有,卻不立一塵,清淨本然。若言其無,卻不捨一法。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指如來藏不變之體,一切,指如來藏隨緣之用。一即一切,如來藏不變隨緣;一切即一,如來藏隨緣不變。

引用自https://www.masterhinlun.com.hk/ling-5.htm

 

聖嚴法師

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法華經》義示佛本懷

我一生修學佛法、弘揚佛法,奠定基礎的經典是《阿含經》;得力最多的則是《維摩經》;另外,《金剛經》、《楞嚴經》、《圓覺經》、《六祖壇經》等也頗熟曉,對我都有很大的啟發。而《法華經》對我而言,在信仰和義理兩方面,皆影響至深。

摘錄自《評介.勵行》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法華經》義示佛本懷 一書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佛陀成道後發現的第一句真理,便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大乘佛教的精義所在。從佛教哲學的觀點上,解釋「佛性」的觀念,大別有三派不同的立場:

*從因緣論,認識佛性,有以《中觀論》為中心的中觀學派,此派主張,凡是因緣所成的,都是空的,此所謂空,是說世間的一切現象及觀念,固然沒有一樣是永恆不變的,即使出世間的清淨佛性,也不可用任何觀念去範圍它。唯有空,並且把空的觀念也空掉,方是真正的自在和無限。佛性有自在和無限的特性,故也並非離開世間而有出世間,世間和出世間的不同,在於有沒有從煩惱心中得到自在而達於無限。

*從現象分析,認識佛性,有以《成唯識論》為中心的唯識學派,此派以為人生宇宙的一切現象,全是眾生的行為積聚的業識所變現,業識的本性無所謂善惡,善惡是在於分別執著的煩惱心,如果轉煩惱而成智慧,便是佛性的顯現。

*從本體,認識佛性,有以《究竟一乘寶性論》為中心的如來藏學派,此派以為,不論凡聖,眾生的本性是一律平等的,而且是永恆的、寂靜的、清淨的,不過,凡夫的本性,好像被埋沒在石頭中的金礦,聖者便以修行的方法,從虛妄染污的煩惱心的深處,將佛性發掘出來了而已。

所以,凡夫為解脫煩惱和生死的束縛而求成佛,成佛之後,為救度眾生,仍然在凡夫群中活動。這便是「非空非有」的中觀思想。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五日講於美國松壇

摘錄自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一書

 

 

內容較長 參考資料 聖嚴法師著作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從大乘三學派中觀 唯識 如來藏認識佛性

佛教所說的「因緣」,並沒有神祕可言,「因」是因素的意思,兩種以上的因素相互發生關係,便稱為「緣」。比如說,我們全紐約的佛教界,為了慶祝美國建國二百週年而舉行特別法會,松壇的主人希望我們假這個祭壇舉行佛教儀式,諸位應邀來做觀禮的嘉賓,以這幾個因素的相加,便促成了這次盛大的集會。此在佛教而言,叫作因緣成熟。也就是多種因素的配合,必會產生一種結果。

所以這個因緣的觀念,與佛教的另一個叫作「因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有了因素與因素之間的聯絡和活動,必會產生活動之後的結果,佛教將這前因與後果的原理,透過過去的生與死和未來的生與死的界限,用來說明人生的貧與富、貴與賤、幸與不幸的差別,無非是由於各人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結果。

因此,如果你是一個佛教徒,你便會珍惜已經得到的幸運。同時,你在不幸的時候,除了勇敢地設法改善你的命運之外,你是不會埋怨誰的,因為那都是你自己在過去世中的善惡行為,產生的結果。

也許有人希望知道,佛教對於我們這世界的完成乃至將來的毀滅,抱怎樣的看法。告訴諸位,在佛教而言,叫作「因緣起」和「因緣滅」,由於因素的聚散和變動,便有各種現象的產生和消失,消失了又產生。人生是如此,家庭是如此,擴大來講,民族、國家、世界乃至整個宇宙,無不如此。由於生到這個世界來的眾多的生命,在過去的相同或不同的時間和空間中,有過相同的或類似的行為,它的結果,便是這個世界的生起。因為生到這個世界來的生命換了又換,世界的本身也在變了又變,直到毀滅為止。

佛教站在因緣和因果的觀點上,說明了我們的世界,是由生到世界上來的所有生命,共同促成的。當沒有生命需要再到這世界上來的時候,它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當這個世界在太空中消失後,據佛經中說,可以容受生命的世界,尚有無量無數。

諸位先生女士,佛陀成道後發現的第一句真理,便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大乘佛教的精義所在。從佛教哲學的觀點上,解釋「佛性」的觀念,大別有三派不同的立場:

*從因緣論,認識佛性,有以《中觀論》為中心的中觀學派,此派主張,凡是因緣所成的,都是空的,此所謂空,是說世間的一切現象及觀念,固然沒有一樣是永恆不變的,即使出世間的清淨佛性,也不可用任何觀念去範圍它。唯有空,並且把空的觀念也空掉,方是真正的自在和無限。佛性有自在和無限的特性,故也並非離開世間而有出世間,世間和出世間的不同,在於有沒有從煩惱心中得到自在而達於無限。

*從現象分析,認識佛性,有以《成唯識論》為中心的唯識學派,此派以為人生宇宙的一切現象,全是眾生的行為積聚的業識所變現,業識的本性無所謂善惡,善惡是在於分別執著的煩惱心,如果轉煩惱而成智慧,便是佛性的顯現。

*從本體,認識佛性,有以《究竟一乘寶性論》為中心的如來藏學派,此派以為,不論凡聖,眾生的本性是一律平等的,而且是永恆的、寂靜的、清淨的,不過,凡夫的本性,好像被埋沒在石頭中的金礦,聖者便以修行的方法,從虛妄染污的煩惱心的深處,將佛性發掘出來了而已。

所以,凡夫為解脫煩惱和生死的束縛而求成佛,成佛之後,為救度眾生,仍然在凡夫群中活動。這便是「非空非有」的中觀思想。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五日講於美國松壇

摘錄自 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一書

 

*聖嚴法師 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 部分內容

別教的六即及其修證

原文

亦於當教,自論六即。
語譯

以上說明別教的範圍及其層次地位,現在亦須就別教本身,申論六即菩提。

一、別教的理即

原文

理即者,但中也。真如法性,隨緣不變,在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淨。逈超二邊,不即諸法。故依圓教,判曰但中。
語譯

所謂別教的理即菩提,就是但中的理體佛性。它也就是《起信論》所說隨緣不變的真如法性,在生死之中不受染污,證涅槃時亦非另有什麼可以清淨之物。它迥然超越於染淨的二邊,也並不即是一切諸法。故依圓教的立場,將之判為但中。

註釋

「但中」:藏教是偏真之理,通教未聞中道理體,別教是但中之理,圓教是圓中之理。別教的但中佛性,超越於真俗及空有之二邊,尚不是三諦相即圓融的中道。唯有圓教的圓中佛性,與一切法圓融無礙,即一切法,無非中道佛性。
二、別教的名字即

原文

名字即者,解義也。仰信真如法性,凡不能減,聖不能增,但由客塵覆蔽,而不證得,須先藉緣修,助發真修,方可剋證。
語譯

所謂別教的名字即菩提,是已解但中義,得聞超越二邊,別有但中的佛性,即起信心,信仰自己本有隨生死染緣而不變的真如法性,那是在凡夫位時不可能減少,到聖者位時也不可能有什麼增加的。凡夫只是由於煩惱客塵將此真如法性覆蔽了,所以不能體證,必須藉緣,以先修空觀、假觀為方便,進而真修中觀,滅除煩惱生死,方可親證但中的佛性,即是真如法性。
註釋

「真如法性」:真如的梵文是Bhūta-tathatā,有很多的同體異名,例如自性清淨心、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又被譯為真如性,它是真實如常的一切諸法之體性;離虛妄故為真實,常住而不改變故為如實。故名之為真如。
主要有《起信論》與《唯識論》的兩種真如觀,《起信論》主張真如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唯識論》主張真如不隨緣。天台家及華嚴家採用《起信論》的觀點,所謂隨緣真如,便是真如隨無明之緣,起九法界之妄法,雖有隨緣之妄法而真性不變。依隨緣真如,故真如即萬法;依不變真如,故萬法即真如。這是如來藏系的思想特色之一。

 

圓教的六即及其修證

原文

正約此教,方論六即。
〔旭師自註云〕:(前三雖約當教,各論六即,咸未究竟;以藏通極果,僅同此教相似即佛;別教妙覺,僅同此教分證即佛。又就彼當教,但有六義,未有即義,以未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也。是故奪而言之,藏通極果、別十迴向,皆名理即,以未解圓中故;登地同圓,方成分證。)
語譯

真正的六即,其實是就圓教而說的。因為此前的三教,雖就其各自的當教,也各自都說了六即,然都未算究竟;藏通二教的最高佛果位,僅同於此圓教的相似即佛位;別教的妙覺佛果位,也僅同此圓教的分證即佛位。再說,就彼三教自身而言,但有六的意思,尚未有即的意思,以其尚不知如《華嚴經夜摩天宮品》所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故。今以圓教的究竟義而言,藏通二教的佛果位,以及別教的十迴向位,皆算是理即佛,以彼等尚未了解圓滿中道是什麼哩!別教登了初地,才算是成了圓教的分證即佛。
註釋

德義的《教觀綱宗贅言》卷下云:「六即義蘊大經,名出智者。止觀卷一引〈大涅槃經卷七〉如來性品云: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而無知者,知識示之,即得知也。耘除草穢,漸漸得近,近已藏開,盡取用之。大師撮略而引,輔行委釋。義雖蘊經,諸師莫知,吾祖深悟圓宗,發明此義,故於〈摩訶〉止觀發大心中,約六即顯是。觀經疏中約六即釋佛。荊溪云:此六即義,起自一家,深符圓旨。」

又說智者立六即,有二義:

1.為顯圓,詮諸法事理不二,生佛同體,免生退屈,故名即字,雖全體是,其迷悟因果之相則各不同,免生增上慢,故名六字。

2.為革除文字法師及暗證禪師之蔽,世間暗證禪人,不事修行,唯云即心是佛,不辨階位深淺,多濫上聖,為救此蔽,故明六位。另有文字法師,唯守名相,不事實修,並以實證無份,為此輩人,故名即字,曉以六而復即。

一、圓教的理即

原文

理即佛者,不思議理性也。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
語譯

所謂圓教的理即佛,《摩訶止觀》卷一下,名六即佛為六即菩提。

理即便是不可思議的理性,一切眾生無不具足,就是尚未了知。其實那便是《起信論》所說的如來藏,亦即隨緣的真如。此理性的真如如來藏,隨緣之義,已在解釋別教章的理即項下,有所申論。彼處只說隨緣不變,圓教則更說不變隨緣,以表理性與事相,相融相即。由不可思議的理性來看,隨時所拈的任何一項法相,無非全體的一真法界,所以如《華嚴經》說的一樣:即此現前一念心、與諸佛心、及一切眾生心,三者之間無有差別,現前一念的妄心即是不可思議的理性,諸佛之心即是不可思議的理性,一切眾生之心亦即是不可思議的理性,只是佛已圓悟此理性,眾生猶未悟得此理性。不過,無論迷悟,此理性是不會變動的,在凡夫位時不減分毫,到佛果位時不增分毫。

註釋

「如來之藏」:如來藏是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三大系之一,與中觀、唯識,同為近代佛教學者之間所重視和探討的大主題,日本東京大學的高崎直道博士,是如來藏的專家,我國印順法師雖以中觀為其立場,但亦撰有《勝鬘經講記》、《大乘起信論講記》及《如來藏之研究》等書,印老舉出如來藏的主要經典有《如來藏經》、《大涅槃經》、《大法鼓經》、《勝鬘經》、《無上依經》、《不增不減經》、《密嚴經》等十六種,主要的論典則有《寶性論》、《佛性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等三種。聖嚴亦有一冊《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至於如來藏的意涵,《勝鬘經‧法身章》說:「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這是以如來的法性身,稱為如來藏。
《如來藏經》也說:「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眾生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但彼眾生,煩惱覆故。」並且舉了九個譬喻,強調「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所謂九喻是:1.未敷花內,無量化佛,結跏趺坐,2.蜜在巖中,3.粳米未離皮糩,4.真金墮不淨處,5.貧家有珍寶藏,6.菴羅果內種子不壞,7.有人以弊物裹金像棄於曠野,8.貧賤醜女懷孕貴子,9.鑄師鑄造金像倒置地下,外雖焦黑,內像不變。
如前註所引用的《大般涅槃經》卷七,則將如來藏與佛性、如來藏與常樂我淨涅槃四德之我德,賦予相同的意涵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

善男子!如貧女人舍內,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無有知者。時有異人,善知方便,語貧女人: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芸除草穢……是人即於其家掘出真金之藏……眾生佛性亦復如是,一切眾生不能得見,如彼寶藏,貧女不知。」這段經文,非常重要,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的思想,即出於此,佛性即是如來之藏,佛性思想的影響力,更大於如來藏。在如來藏系的諸宗之間,一般大眾,都信有佛性,但尚不太明白如來藏的意涵。

在《勝鬘經》的〈空義隱覆真實章〉中,說明如來藏有空與不空二種:「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又於〈自性清淨章〉中說:「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本際不可知。世尊,有如來藏故,說生死,是名善說。」又說:「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自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又於〈法身章〉中說,如來藏有在纏與出纏的二種。
以此可知,《勝鬘經》所說的如來藏,有兩類不同性質的功能:空與不空,是跟理體及功德有關,如來藏的體性是空,如來藏的功德不空;空是空諸煩惱,不空是過於恆河沙數的不思議佛法。又說生死及法身,即依如來藏、即是如來藏,自性清淨而被生死所依;在纏如來藏即為生死所依,出纏如來藏即是體性功德。此雖未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確已經有了隨緣的意涵。故到《大乘起信論》中,便說真如有「如實空、如實不空」的二義。若以《大乘起信論》的真如如來藏與《勝鬘經》所說的如來藏對照,請見附圖十一(第三八八頁)。
天台宗屬於如來藏系統,唯於智者的撰述中,尚未引用《起信論》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句法,到《十不二門指要鈔》,始見此句子,《教觀綱宗》則亦採用。

摘錄自 天台心鑰教觀綱宗貫註 一書

 

 

*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如來藏的思想,是最受漢藏兩系大乘佛教所信受的,雖於近代善知識之中,對於如來藏的信仰,有所批評,認為是跟神我思想接近,與阿含佛法的緣起性空義之間有其差異性,認為那是為了接引神我外道而作的方便說,甚至是為使佛法能生存於神教環境之中而作的迎合之說。我相信善知識的研究,有其資料的客觀性、有其剖析的正確性,但我更相信如來藏思想,並不違背緣起的空義,而具有其寬容性。
  近年來,我有多半的時間是在指導禪修,我主張,漢傳佛教的遺產,也應該受到重視及弘揚。因為今日世界的佛教,多係日本的禪及西藏的密,南傳上座部系的佛法,則比較保守,深度及廣度也不易被世界環境普遍認同。這三系的佛法,最早被介紹到西方社會的是南傳錫蘭(現名斯里蘭卡)系的上座部,印順長老指出那是上座部下分別說系的赤銅鍱部;次早傳入歐美社會的是日本淨土真宗及禪宗,最晚是藏傳佛教的密宗;漢傳佛教到達歐美,早於藏傳佛教,略晚於日本的佛教,由於語文人才缺乏,知識層的僧俗四眾不多,所以迄今未見有大起色,這不是因為漢傳的佛法不夠好。而不論日本的禪,西藏的密,都跟如來藏的信仰有關,因為有其適應不同文化環境的彈性,比較容易被各種民族所接受。
  中國佛教號稱有大乘八宗,漢印兩地的諸大譯經三藏,把印度大乘三系的中觀、瑜伽、如來藏經論,大量地傳入漢地,最受中國歡迎而能發揚光大的,還是跟如來藏相關的宗派,教理方面的天台宗及華嚴宗,實修方面的禪宗及淨土宗,尤其是禪宗,幾乎成為一支獨秀;其他各宗則並未形成教團而普及,反而是由出身於禪寺的僧侶,從事於天台及華嚴的思想研究。至於非如來藏系的中觀及瑜伽,在漢地雖也有人研究,唯有少數的思想家當作哲學探討,並未發展成為普及化的教團,也許是曲高和寡,也許是跟本土文化,比較難以融合。
  日本的佛教,早期自朝鮮半島輸入,後來直接由漢地輸入,原則上就是中國佛教的延伸。日本沒有接受中觀的佛教,雖然在奈良時代由中國輸入了瑜伽的法相宗,卻始終只有法隆寺維繫著法脈;至於其他日本諸宗各派的佛教,不論是傳統的或者是新興的,都跟如來藏的信仰相關。
  因此我敢相信,適應未來的世界佛教,仍將以如來藏思想為其主軸,因為如來藏思想,既可滿足哲學思辨的要求,也可滿足信仰的要求,可以連接緣起性空的源頭,也可貫通究竟實在的諸法實相。
  實相無相而無不相,法身無身而遍在身,便是無漏智慧所見的空性。佛性、如來藏、常住涅槃等,其實就是空性的異名。佛為某些人說緣起空性,又為某些人說眾生悉有佛性,常住不變,但是因緣法無有不變的,唯有自性空的真理是常住不變的。有了無我的智慧,便見佛性,見了佛性的真常自我,是向凡夫表達的假名我,並不是在成佛之後,尚有一個煩惱執著的自我;那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的一切智心,絕對不是神教的梵我神我。
  我於解釋佛性如來藏時,會介紹如來藏緣起觀。由於阿含佛法的菩薩,僅是成佛之前的佛,佛法的解脫道,只要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在家人最高可證三果,死後生五淨居天,然後便得解脫;出家人加修梵行,最高可以即身證得第四阿羅漢果,得解脫入涅槃,卻未說人人皆可以成佛。能得解脫固然已經夠好,但尚不能圓滿佛法眾生平等的原則。《大般若經》雖也標明莊嚴國土、饒益有情的菩薩殊勝行,並未說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法華經》的〈常不輕菩薩品〉說:「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佛性如來藏思想已呼之欲出,但還未曾明說。《華嚴經》說釋尊成佛道之初,便見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也是肯定佛性如來藏的前驅。直至《大涅槃經》才明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始將佛道的慈悲平等,普及到一切眾生;不論已經學佛或未學佛,不論有佛出世說法或者無佛出世說法,任一眾生身中的如來寶藏是永不變質的。這樣的說法讓一切眾生都有成佛的希望,縱然完成究竟的佛,必須經過長劫親近諸佛,但修行菩薩道,總是給所有的眾生「身中有佛、心中有佛」的自信。
  如來藏思想能使發心菩薩,願意接受一切眾生都是現前菩薩未來佛的觀念,也能使發心菩薩,願意尊敬、尊重每一個人。若能將順、逆兩種因緣的發動者,都看作是順行菩薩及逆行菩薩,也就能將在苦難中失去的親友,視作菩薩的現身說法,幫助自己改變對於人生的態度。因此,我們要推動人間淨土的建設工程,佛性如來藏的信仰就太重要了。
  我在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及佛學研究所,都曾講《中觀論頌》、《唯識三十頌》及淨土學、禪學等;在美國東初禪寺也曾為二十多位東西方弟子講過《中論》、《成唯識論》、《八識規矩頌》。同時,我也於台美兩地講過天台的教觀、華嚴的五教章;如來藏系的《圓覺經》、《楞嚴經》、《大乘起信論》,則講過好多次。
  我還曾講說了基礎佛法的四聖諦、四正勤、五停心、四念住、六波羅蜜等,也解說註釋了《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等基本經典,以及《心經》、《金剛經》、《無量壽經》、《法華經》、《維摩詰經》等大乘經典。而我的基礎佛法是《阿含藏》與《律藏》。可以說印度的大乘三系、中國的大乘諸宗,我都有涉獵,雖不能算是專家,亦不算是太外行了。其中我自己受用最多的、弘化最好用的、也最能被大眾接受的,還是如來藏的信仰。因此我以語體文譯釋了這部《如來藏經》。
  我的語譯,是依據經文前後的文義,作明朗的表達,不會脫離經文原意,也未必逐字直譯。
  我的註釋,不是佛學辭典式的名詞經文特定文句的解釋,而是採取短篇文章式的敘說及論列,同時也著眼在實踐方面的時代適應。例如我在註釋貪瞋癡三毒條下,便將法鼓山於西元一九九九年推出的心五四運動,配合著說明;否則,古往今來註釋經文的善知識已經夠多,何必又要多我一個呢!
  由於《如來藏經》是如來藏思想系列經典中的最主要者之一,尤其即以如來藏為其經名,且以極淺顯易懂的九則譬喻,為其全經的骨幹,平易近人的表達方式之中,含有眾生身中本具佛性如來寶藏的勝義。故於象岡道場主持四十九日默照禪七期中,趕日趕夜地完成了這冊小書。二○○○年六月十九日於美國象岡道場

摘錄自 自家寶藏:如來藏經語體譯釋 一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