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悲智雙運心靈環保                                          出自聖嚴法師

何謂心靈環保?
        心靈環保這個名詞,雖然是我新創的,它的內容,其實就是以觀念的導正,來提昇人的素質,除了能夠不受環境的影響而產生內心的衝擊之外,尚能以健康的心態,面對現實,處理問題。因為人的心境,往往會受環境中的人、事、物的誘惑及刺激而隨著波動起伏,輕者受到干擾,重者喪失自主。如果有了心靈的防禦措施,處身在任何狀況之中,都可以保持平靜、穩定、自主、自在的心境了。

        做為一個人,都應該具備三個層面的修養,那就是身體的、心理的、精神的。通常稱之為身、心、靈的健康。可惜的是一般人僅能注意到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無病,往往疏忽了心理是否平衡自在,連帶著也忘記了精神層面的修養。因此,若處於平順的境遇中時,當然能夠揮灑自如,不會覺得有什麼不能克服的難題,如果遇到連番的逆境現前之際,就難免要唉聲嘆氣了。心靈環保的功能,便在於使我們養成一種得勝不驕傲、失意不喪志的習慣。可是對於一般人而言,勝而不驕者已難、敗而不餒者更難。有了心靈環保的工夫,便是有了精神修養的基礎,因為世界上並沒有絕對和永遠的勝利者與失敗者,只要因緣改變,狀況立即改觀。一時的成功並不等於永遠有保障,一時的失敗也不等於永遠的絕望。因此,大家都知道說「以平等心看待」,便屬於心靈環保的層面。

        諸位一定知道,佛教是主張有因果觀念的,通常的說法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實際上光是如此說,是有問題的,因為不種瓜當然不得瓜,不種豆當然不得豆,可是,如果種瓜種豆而不得其法、不得其時,又不得其適宜的土壤、水分、陽光、肥料等,那麼,種瓜種豆就不一定得瓜得豆了。所以在佛法之中,除了因果定律,必須配上因緣定律。也就是說,凡事凡物一切現象的形成,從因到果的過程之中,尚有待以各種自然及人為因素的促成;其中主要的條件,稱為「因」,配合的條件,稱為「緣」。從最初的因,到最後的果,只是有其可能性,並沒有一定的必然性。以此可見,因果觀必須配合因緣論,才是正確的現象論。

        正因為從因到果,並沒有一定的必然性,個人的因素固然極重要,外在的因素能否如個人所期待的那樣配合,也極重要;個人的自主因素,有時候也可能出現意外,外在因素的不確定性,則更難以掌控了。因此,我們對於自己的命運,只能希望最好,卻無法保證最好;只能朝向最好去做努力,卻也不得不做最壞的預防。否則,過分的樂觀,過分的悲觀,都是跟因緣論的原則背道而馳,都不是成熟健康的心態。
觀念及方法

        心靈環保,就是在於心理的平衡及人格的穩定,除了觀念的導正,尚須有方法的練習,否則,在平時的心理雖很健康,一旦遇到難以抗拒的刺激和誘惑等各種陷阱,自己就會不自覺地跳了進去;或者遇到重大的阻力、打擊、挫折和委曲,也會不能自主地陷入無底的悲苦,而失去重新站起來的自信心。曾經見到有一些朋友,他們不僅讀了不少心理學的書及人格修養的書,甚至有的本身就是心理治療師或者也出版過類似勸世格言的書,但當麻煩臨頭、情感糾纏之際,仍不免陷入所謂「天人交戰」的悲苦之中。

        至於如何練習成心理的平衡及人格的穩定?首先是從觀念的調整做起,它的步驟可有四種:
(一)凡事應做正面的認知,便可避免負面的危機和悲觀的情緒;人生的旅途,總是有起有落的,但那都是前進的過程。
(二)凡事宜做逆向思考,便可做到勝而不驕傲,敗而不氣餒;成功而升至巔峰之際,要有走向下坡的心理準備,失敗而降至谷底之時,宜有攀登下一個極峰的願景在望。
(三)凡事應知進退有度,能收能放而收放自如,古人說:「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也就是說能有機會舒展抱負,奉獻天下,應該當仁不讓,竭盡全力,積極進取,萬一時運不濟,屢戰屢敗,那就養精蓄銳,以圖未來。
(四)不論成敗,宜將自我的私利和私欲看空,要將對於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安危禍福的責任,一肩擔起,這便是一個有智慧和慈悲的人了。

        不過,光有觀念的調整,尚不能保證真的可以做到心理的平衡及人格的穩定,必須輔以方法的練習,才能奏效。我們所用的方法,便是禪修,基本的原則是由放鬆身心、體驗身心、統一身心到放下身心的四階段。放鬆身心與體驗身心,是屬於自我肯定及自我認知的範圍;體驗身心與統一身心是屬於自我反省及自我成長的範圍;統一身心與放下身心,是屬於自我完成及自我消融的範圍。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49期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無相頌二 出自六祖壇經


                           無相頌 二      出自六祖壇經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無相頌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勿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無相頌一 出自六祖壇經


                                          無相頌    出自六祖壇經  轉自網站


無相頌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愚人不可悉。

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

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淨心在妄中,但正無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各不相妨惱。離道別覓道,終身不見道。

波波度一生,到頭還自懊。欲得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

此頌是頓教,亦名大法船。迷聞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日常禪修和精進禪修 下 出自聖嚴法師

日常禪修和精進禪修 下                                 聖嚴法師

修行人對治煩惱的三個階段:
認識、辨別煩惱,這是初修行者的階段;接著是對治煩惱。
        當問題來時,應該很清楚知道問題的本質,以及問題是如何產生的。面對煩惱時,不應起瞋恨心,接受它就是了。我們應該懺悔造成煩惱的過錯,並且希望不再犯。
        煩惱只生起一次,然後就消失了,不會再回頭。接著煩惱可能再起,但同樣地,也會永遠消失,問題也就一部分、一部分地消失。很多人,當他們開始修行時,希望所有的煩惱立刻消失。一開始修行就能夠完全克服煩惱嗎?這可能嗎?是可能的,但只有善根深厚廣大的修行人才有可能。只有那些再出世的菩薩,才可能一開始修行就有如此高的境界。
春風吹又生的煩惱
        如果你才剛開始修行,當強烈的煩惱心生起時,是無法克服的,但是不必感到前景幻滅或失望。就像我們在照顧這屋後的小花園一樣,野草除不盡,春風吹又生;所以我們必須再三不斷地剷除野草。假如因為野草不斷長出來,我們就決定不去剷除,那野草就會長滿整個花園,那麼後院永遠沒有乾淨的一天。如果我們不停地努力,至少花園總會有乾淨和整齊的時候。
        如果有人認為努力斷除煩惱是枉然的,因為煩惱無法立即消除,而且仍會繼續滋長。我會對他說,從此以後,你上過廁所不必擦乾淨,吃完飯也不必洗碗了,反正你今天、明天、天天都要上廁所啊!如果你覺得今天上廁所擦乾淨是徒勞的,因為明天還要再擦,那又何必做呢?假如今天洗乾淨的碗盤,明天還是會髒,為何還要去洗它呢?這對動物大概還可以,但是人畢竟異於動物。所以,當你認知煩惱的存在,就應該在它每次出現時,努力去對治。
        而我對那個管理兩百個人的居士說:「你難道不了解,你應該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修行嗎?你說你必須分配工作給其他人,幫他們解決問題,這就是一個絕佳的修行機會。」他回答說:「我了解師父說的,但我覺得自己完全無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我只會生氣或心情惡劣。」我接著說:「每天至少打坐兩小時,每個星期天全天打坐,每年參加二次禪七,然後你就能夠處理生活裡的任何問題,把它們當作修行的機會。」
服務精神不能缺
        假如在生活裡,你所做的都是為其他人的利益著想,那麼生活裡的每一件事都像在禪修一樣。舉一個例子,昨天我們在禪中心舉辦了一日禪,在用完第一餐後,有一位禪眾義務去清洗碗盤。在禪修結束前,他一共洗了兩餐的碗盤。我問他是否對洗碗特別有興趣。他答說:「完全不是。」我又問他這樣做是否是為了累積功德。他告訴我:「我從沒那麼想過,我這樣做只是因為沒有別人願意洗。」
        他的態度似乎是合理而正當的,但事實上卻是不正確的。他的出發點固然是好的,因為至少他自願幫忙洗碗,但是態度卻不正確,因為他沒有在禪修期間,以服務他人的精神來完成這件事。為他人服務是禪修絕對必要的,我們應該珍惜任何修行的機會,即使是在困境之下。有這樣的態度,所有給我們機會的人,我們將視為菩薩,是幫助我們修行的人。
        如果有人侮辱你或無理地給你難堪,你不是應該感恩他給你修行的機會嗎?當然是,但這只是對大修行人而言,而不是我們。我曾問大家是否願意有這樣的修行機會,大多數人說:「不,現在我還不想這麼做,先讓我工夫練好,然後再面對這種情況吧!」
        有一次,禪期結束了,禪中心尚有一大堆清理的工作要做,可是每一個人都急著回家。所以,我馬上找了一位禪眾,對他說:「現在有一個機會讓你變成大修行者。」他顯得很有興趣並說:「好啊,我願意變成大修行者。」於是我把待做的工作一一告訴他,毛巾要拿去洗,還有所有雜物都要清理好。他的熱情立刻明顯減退,他說:「我看下次有機會我再做大修行者好了,現在我想回家。」
        儘管禪修的目的是訓練人們成為大修行者,但是禪期一結束,反而是我變成大修行者了,因為其他所有人都回家了!
 
        我對第三位禪眾說:「你已經六十歲,知道禪修的重要性了,我勸你放下所有的事物,把全部心力放在修行上。沒有足夠而深刻的修行,能夠給予別人的幫助是有限的,無論你多麼盡力,都不會圓滿、徹底。但是,如果你好好修行,你給人的幫助將變得無限大,這就是為什麼要把修行列為首要大事。」
 
        成為大修行者並不容易,開始時我們只是一個普通人,所有一般人的問題、困難和懷疑都會遭遇到。但從問題中學習,不斷地努力,經常保持用功、更用功,直到達到目標為止,唯有這樣才能夠成為一位大修行者。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348
 


日常禪修和精進禪修 上 出自聖嚴法師

日常禪修和精進禪修 上                                聖嚴法師

        我要講禪修兩種不同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的禪修,以及在特定地點與時間的禪修,例如在禪期中。
很多人向我提出有關持續修行的問題。其中,一個禪修多年的人說:「我已經聽聞佛法多年,也非常精進地練習。但好像每當煩惱出現時,還是無法擺脫,我的修行看來是沒有用的。」
另外,一個人說:「我每天都要管理兩百個人,指派工作給他們。如果我不指派,他們就不知道要做什麼事。當他們有困難時,就丟給我解決,他們的問題變成了我的問題。兩百個人把問題丟給我,造成我很重的負擔,我一點都不喜歡這份工作。」
        第三個人則說:「我已六十歲,過去曾經幫助過許多人,我覺得現在應該是認真修行的時候了,但是我放不下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譬如,最近我做了個夢。在夢裡,我和一大群人在一起,我聽到一個聲音:『你不能只顧著解決自己的問題而置他人於不顧,你應該繼續照顧其他的人。』這事困擾著我,因為假如我只顧自己修行,就無法同時照顧這些人了。如果我選擇獨自修行,要叫我放下那些需要我幫助的人真的很困難,即使在夢裡,我還是不願意,也不能棄他們於不顧。」

三種禪修常見的問題

        我提出這三個例子,是因為與許多人都有關係。你們有多少人有類似的問題?當煩惱出現時,我不認為你們大多數人能立即斷除它。觀念上,不應該讓別人的問題成為自己的煩惱,不要讓他們的問題造成你的問題,但實際上只有少數人能做到。
        用裝滿顏色水的玻璃容器來做比喻,讓大家更容易了解這個觀念。無論水是什麼顏色,不管是髒或乾淨,玻璃容器永遠都是透明而不受污染的。如果你面對的問題是我之前提到的例子,你真正能做的是自我提醒:「我就像那玻璃瓶一樣,有顏色的水不會污染我。」即使只是偶爾做到,也已經很不容易了。可是,大部分的人都不像那只玻璃瓶,反而像一塊布,畫筆一畫,顏色就著上去了。大多數人,即使遇到了事不關己的問題,卻也變成了自己的問題。
        那位六十歲的人想要修行,但沒有足夠的決心,或無法捨離他原來的習慣與熟悉的環境。很多人都和他一樣,覺得對家庭、工作,以及其他的責任未了。一旦人們無法放下責任、習氣和興趣時,是無法真正修行的。
        你們大多有我所描述的問題。假如某個精神失常的人向你吐口水,或踢你一腳,你會如何回應?你可能會說:「我從未遇過這種事,他是個瘋子,所以不能對行為負責。」但如果真的發生了,你還會認為無所謂嗎?事實上,我的確看過這樣的事。
        有一個精神失常的人,突然在街上打人,被打的人向警察報案,警察說:「這個人是瘋子。」但他堅持說:「你應該把他關起來。」警察回答:「他以前曾被關進看守所,但又被釋放出來了。」那人大聲地說:「既然確定他是瘋子,應該再被關回看守所。」警察補充說:「你不應該這樣生氣,他是個精神病患。」那個人最後還是說:「不管我生不生氣,他都不應該在外面滿街亂跑。」如果這事發生在你們身上,你們會怎麼做?如果你的心態正確,你會認為這是那個瘋子的問題,你會覺得無所謂,並且不會產生這樣的煩惱。
        我為什麼要問你們這些問題?是為了要指出,如果只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是不夠的。僅僅是在日常生活中練習,而要達到清淨與和諧的境界,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在日常生活裡,我們處在不斷混淆和波動的情緒中,所以不容易達到心不隨境轉的寧靜。這也就是為什麼每年參加一、兩次持續的禪修,是那麼的重要,而在生命歷程中,花一段長時間做精進禪修是需要的。
        如果沒有每天練習,可能無法保持對修行的熱忱;如果沒有定期的精進禪修,甚至無法體驗片刻真正的清淨。每天練習才會有用,有兩個理由:保持對禪修的興趣和熱忱,並且提醒自己是個修行人。這樣的提醒,讓你覺得在生活裡,被上上下下的情緒所煩惱是不對的。當然,深層意義的清淨,只有在長時間的精進禪修裡,才能體會得到。

日常與精進禪修雙管齊下

        由於日常修行和精進修行同等的重要,所以對那些向我抱怨修行困難的人,我各給了他們三種不同的答案。
第一位被持續煩惱所阻礙的人,能夠承認無法斷絕煩惱心,我認為是好的,因為這表示他已經在修行了。如果沒有在修行,他是無法認清這個事實的。於是我告訴他,他是非常有善根的。我對他說:「你就像有些人,有眼睛可以看,有頭腦可以想,但是手腳卻不聽使喚。往前看,如果往相同的方向繼續走,你就會踩到一坨大便。因此你決定改變方向,但腳卻不聽使喚,最後還是踩上去了。」
        這樣的比喻,我們這裡有多少人經驗過?我想每個人都有過。不過,對即將發生的事有個了解,至少比盲目和愚蠢好得多。愚昧的人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屎,如同盲人看不到他前面的東西一樣。已經開始修行和對佛法有些了解的人才知道怎麼往前走,那些還不知道佛法的人,無法認清屎糞或煩惱,因為他的眼睛是閉著的,或是他根本不在乎。
        我把這個例子說給一位因煩惱而沮喪的人聽,他又恢復信心了。他告訴我,他很高興,因為我說他很有善根,即使遭遇了這麼多的困難,假如沒有善根的話,是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有煩惱。他接著說:「修行真的非常困難,我什麼時候才能覺察煩惱,並能夠不受影響呢?」我告訴他,這是可能的,但我無法預料他什麼時候可以達到那種境界。我說:「你必須持續不斷地修行,那麼煩惱就會漸漸地消失而不造成困擾。只要持續修行,終有一天可以不受煩惱的影響。」(待續)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298期》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禪修要戒定慧三學並重 出自聖嚴法師著作

禪修要戒定慧三學並重               出自聖嚴法師-禪門修證指要-
        有人問我:何等人始夠資格學禪?有多少人由於學禪而得解脫生死,出離三界?我的答覆是:如果限定資格,那就不是平等的佛法;如果學禪不能出離三界,那就是說任何法門都沒有使人解脫生死的可能。因為禪是鍊心之法,是戒定慧三學的總綱;離戒定慧三學而別有佛法可修,那一定是受了外道的愚弄。

        但是,禪的修持,在近世的中國,的確容易受人誤解,那是由於缺乏明師的鍛鍊指導,或者對佛法沒有正確的認識,習禪者便可能墮入兩種可憐可哀的心態:
一、知識較高者,多看了幾則公案和語錄,往往會以自己的想像,揣摩公案和語錄中所示的意境及悟境,自以為懂得了並也悟入了。此即不假真參實修,也不必持戒習定,以為自然天成,本來是佛,即煩惱是菩提,即生死是涅槃。這種人目空一切,放浪不羈,自傲自大,不信心外有佛,不敬三寶,不信三世因果,或者倒因為果。一般人以為唯有利根上智者才夠資格學禪的論調,即是錯將這一模式的人當成了禪者。

二、有一輩好求奇蹟的人,在修行若干時日的禪定之後,由於求功心切,定境無法現前,悟境更無蹤影,卻在幻覺與幻境中自我陶醉,例如自以為見光見華,見佛菩薩像,親見淨土,聞佛說法,以及種種奇象異境。而且逢人便說,他們是已有證悟的人,是具有異能的人,是親見聖境的人,乃至自以為是某佛或某大菩薩的再來。由於他們以幻覺幻境為實際的證悟經驗,也可能招致一些外道鬼神的趁勢而入,利用他們的身心,真的發揮若干彷彿是宿命、天眼及放光、噴香等的神奇現象,例如告知你的過去世曾是什麼、做了什麼,又向你預報吉凶等,非但增強他們自以為是聖者的信念,也能引來許多貪便宜、走捷徑、以及好奇者的崇拜與追隨。一般被尊稱為新興宗教的創始者,在佛教則稱之為附佛法外道,大多是屬於這一類型。下焉者則成神經錯亂的精神病患者,身心均受損害,乃至無法過他們的正常生活。所謂修行禪定,走火入魔者,即是這一類型的人。
        至於正確的禪者,必定是戒定慧並重的切實修行者,不作浮光掠影的牽強附會,不為光影聲色的境界所動,不因身心的任何反應而起執著。此在《楞嚴經》、《摩訶止觀》等的敘述中,均有明確的指示,否則便稱為魔境現前。
中國佛教所用「禪」字的意思,是依戒修定,依定發慧的智慧行,它與布施持戒等的福德行,必須相應,始能成就。正像《阿彌陀經》所說,若人求生西方阿彌陀佛的國土,必須具備足夠的福德與深厚的善根方得。如果說禪不易修成,往生西方的彌陀淨土,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假如不能備積資糧,並且不斷地修行,學禪固然不能立即超凡入聖,修持任何法門都會同樣地無法速修速成,否則便與因果律相背了。
       
        所以,禪雖不是修行佛道的唯一方法,確是修行佛道的通途或要門,它以戒律的生活與禪觀的定力為基礎,智慧與慈悲--大菩提心的開發為目的。從釋迦世尊以來諸大菩薩及諸祖師無不以此方法而得成就。因為禪的修行方法,並無定法,若得明師指點,一切方法,均可匯歸禪的入門方便,包括念佛、持咒、禮拜、讀誦等方法,並不限於靜坐或禪數。唯其用疑情、參話頭,乃是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方法。若能用任何方法使得身心寧靜之後,再以疑情來參話頭,智慧的火花,或所謂悟境,便會出現。當我們有過一次真正的失卻了身心世界的經驗之後,信心才會落實,氣質才會變化,菩提心才會滋長,慈悲心才會殷切。那時,你的心胸擴大、清靈,性格開朗、穩定,奠定了一個學佛者的人格基礎。 

2013年2月23日 星期六

聲聞證悟的果位                                 轉載網路文章

聲聞證悟的果位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

一、初果:
  梵文稱為須陀洹果,譯為預流果,即初見真理,得入聖者之流。依論師說:「初果聖人是以智慧覺悟,見惑斷除。」他們不為知見上的煩惱所迷惑,對佛法有絕對的信心。經中說初果聖人斷除了我見結、戒禁取見結及疑結--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有時候「結」又稱為煩惱,斷三結既是斷除此三種煩惱。
  

、我見結:執著五蘊身心有一個我,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稱為我見。
  

、戒禁取見結:執著各種不正確的戒律來修行,而證初果的聖人就不會做這種事情了。比如有些人持牛戒、狗戒、羊戒……,這些都是邪行。
  

、疑結:對三寶,戒律,過去未來的因果,以及對十二因緣產生懷疑,證初果者無此煩惱。根據經典上說:初果聖者得到四不壞信:即佛不壞信;法不壞信;僧不壞信;戒不壞信。對此四不壞信的信心很強,任何人都不可毀壞。假如一個人對佛、法、僧以及戒有絕對的信心,一點兒也不懷疑,那他就是斷了疑結,經典說他已經證悟到初果了。
  

        學佛者在修學的過程中,如果對佛、法、僧,以及戒律還會有懷疑,既是說他還沒證悟到初果;如果他對佛、法、僧以及戒律絕對沒懷疑時,那肯定可以證得初果了。證初果者又稱為見道,既是見到解脫之道。


        他很清楚的確認八正道、四念處、三十七道品等是解脫道,而且真正體驗到此修行方法,才是真正解脫生死之道。我們沒證悟初果的學佛者是憑著聽聞佛法,析、瞭解、推理、相信這些道理,但對於初果聖者來說,是真正的領悟和感覺到。比如有人從聽講中學習到一些游泳的技術,當他有機會跳進水中,就可體驗到游泳只不過是如此罷了。


        雖是如此,然而他的游泳技術未必熟練。同樣的,初果聖者雖然是見道,但他還有很多業習,故他需要繼續修行。初果聖人由於斷三結,絕對不會輪迴到惡道去,並且最多天上人間來回七次生死,最後一生必證阿羅漢果。既是說,有些初果聖人的因緣好,煩惱薄,今生就可證悟阿羅漢果,未必一定要修行七世後才證得阿羅漢果。那些至第七次返回人間逢無佛法,居於家中也能證阿羅漢果,證果後必出家自然的比丘形相。


二、二果:
  梵文稱為斯陀含果。證初果聖者斷除三結後,必須繼續修行,到另一階段,貪瞋癡減薄,便證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稱為「一來果」因為對欲界煩惱未完全斷除,還必須在欲界的人間天上來往一次。在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繼續修行而證阿羅漢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證悟初果,可以直接證悟斯陀含果,那是因為各人因緣不一樣,煩惱輕重不同之緣故。果位越高,煩惱就越輕。故證果並非得到什麼,而是把煩惱放下。


三、三果:
  梵文稱為阿那含果,譯為不來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所有的煩惱,故在欲界死後,生色界五淨居天,永不來欲界受生,故名為不來果。在彼天繼續修行,證阿羅果。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與瞋;欲界中有瞋,進入色界後就沒有了。三果聖人斷除欲界的貪,但還有色界與無色界的貪。因為有色界的貪,故今生捨報之後,就生在色界。
  

        三果聖人斷除五下分結,既是我見、戒禁取見(邪行)、疑、欲界的貪以及瞋心。我們可試探證果的聖者,如果還有瞋心,那肯定他不是三果聖人。依經上說在家居士可證得三果,證果後自必絕男女之欲。證悟初果、二果、三果的人,他們雖然斷除了一些煩惱,但還必須繼續修學聖道,故稱為有學人。


四、四果:
  梵文稱為阿羅漢果。阿羅漢譯義有三:一者、殺賊;二者、應供;三者、無生。意思是阿羅漢殺盡了一切煩惱賊,不再有生死業之生起,是應當受人天供養的聖者。由於已斷煩惱和證得涅槃果,在修道上已無可修學,故阿羅漢稱為無學聖人。此聖者斷除的煩惱有:
  、色界取:色界的貪。
  、無色界取:無色界的貪。
  

        我們凡夫有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稱為三有的貪。三果聖者斷除欲界的貪,初果與二果的聖者都還沒斷除它;阿羅漢卻完全斷除了這三界的貪。


總結:
        什麼程度的人才是初果聖人呢?就是己斷除身見、戒禁取見(明白因緣法則)、疑(對佛法僧戒四不壞信)三種結縛的人,就稱為是成就須陀洹(初果)的聖者。


        什麼程度的人才是二果聖者呢?就是己斷除身見、戒禁取見、疑三結的人,並且貪、瞋、癡淡薄,這種人就稱為是成就二果(斯陀含果)的聖者。


        什麼程度的人才是三果聖者呢?就是已斷除身見、戒禁取見、疑、貪慾、瞋恚五下分結,這種人就稱為是成就三果(阿那含果)的聖者。


        什麼程度的人才是四果聖者呢?就是已斷除身見、戒禁取見、疑、貪慾、瞋恚(五下分結)、色貪(色愛)、無色貪(無色愛)、掉舉、慢、無明(五上分結),成就貪瞋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這種人就是成就四果(阿羅漢果)的聖者了。


「須陀洹果」謂三結斷。
「斯陀含果」謂三結斷,貪、瞋恚、癡薄。
「阿那含果」謂五下分結盡。
「阿羅漢果」謂貪、瞋恚、癡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3 出自聖嚴法師著作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3 出自聖嚴法師著作

 二、參話頭有什麼功能?——話頭能斷一切煩惱
  用話頭能破除五蘊,連意識也能一掃而空,此時一切雜念妄想都不會生起。
  
        但是這與沒有雜念妄想,覺得輕鬆、快樂和安定的境界不同,後者仍然有想蘊、行蘊、識蘊、受蘊,並不是五蘊皆空的境界。實證五蘊皆空時,即是《心經》所說的,甚深般若波羅蜜出現了;甚深的般若出現,就能離一切執著、煩惱、分別心的苦,這是話頭的功能。若是不清楚話頭的功能,也不曉得話頭的答案是什麼,就是處在意識茫茫、醉生夢死之中。
  
        有人說,嬰兒不會說話,也不懂思考,是否就是話頭的境界?實際上,嬰兒不會說話和思考,這是處於一種渾沌狀態,不是佛的果位。佛的果位或是已斷煩惱而證菩提的境界,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是沒有執著,「生其心」是樣樣分明。心中毫無執著,既無自我煩惱,也無自我的立場,但是該反應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應該如何反應。這不同於嬰兒心,也不是赤子之心,嬰兒尚未經過學習,所以心智未明,而且嬰兒會哭、會貪、會寂寞,因此,若將不會說話、不會思考的嬰兒階段等同於解脫的境界,這是將渾沌、迷暗、愚昧誤解為無欲、無我的智慧。
  
        有人自認為平常很少有煩惱或情緒,心十分安定。情緒平穩的人是非常成熟、有修養的人,這樣的人是值得信賴的,但是這不等於沒有自我中心。情緒平穩與了生脫死無關,因為這樣的人仍舊不知道生死心是什麼。因為對生死不清楚、一片茫然,所以要用話頭產生疑情,疑生死的根本是什麼?疑煩惱的根本是什麼?幫助自我發現生死是什麼?當疑團破裂粉碎,連同執著、煩惱、自我中心也一起粉碎,此時才能體驗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一)除妄念
  話頭禪的功能,有著不同的層次,第一層功能是除妄念。當你不斷提起話頭,提得非常熟練時,雜念、妄想、煩惱會逐漸減少,頭腦會愈來愈清楚,甚至一炷香之間沒有妄念,都是正念分明地參話頭。這是參話頭的第一層功能。
  
        當自己知道了什麼是妄念減少,或是沒有妄念的狀態,有助於在日常生活中少一些情緒,這已經是相當有用了,所以,參話頭即使沒有開悟,對人格、心性和修養都有助益。參話頭不是非要開悟不可,但也不是不要開悟,而是不強求開悟。有一位禪眾說:「師父,我知道我這一生是不會開悟了。」他已經為自己下定論是不會開悟的,雖然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但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是可憐憫者。
  
        《法華經》中說,大通智勝如來禪坐了幾小劫的時間,悟境仍然不現前。他坐了那麼長的時間,佛法還不現前,但是他並沒有失望,他堅持到最後終於成佛了。有人也許會想:「坐那麼長的時間不開悟,還要繼續坐嗎?」我們用禪法時,是當下接受、直下承當,不去管何時開悟。也許下一念便開悟,也許下一輩子才開悟,都不要管它,即使八輩子、一百輩子不開悟,仍然要繼續參話頭。只要現在還活著,現在知道要參話頭就立刻參,開悟時自然會開悟。在不開悟之前,誰能知道何時會開悟?若是已經為自己貼上標籤說:「這一生不會開悟了,等下一生再來吧。」這樣很容易生起退心,而且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不要想這一生或是這次禪七能否開悟的問題,當下只是用方法、用話頭。
   
(二)破本參
  參話頭的第二層功能,是無論悟前悟後,都要抱著一句話頭。所謂「抱著一句話頭」,即是牢牢地用這句話頭,不放棄、不失望、不懷疑,並且持續不斷地用它。一直參著的話頭稱為「本參話頭」,「本」是根本和基礎。這句話頭是從初發心、剛開始參禪時就用起,無論是自己發現的或是師父給的,這句話頭一定是觸動了你的道心、觸動了你的警覺心,讓你警覺到原來有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的重要大事,這真是非常糟糕,所以一定要知道這件大事究竟如何,於是對話頭產生了疑情。當疑情形成疑團,突然間疑團破了,就叫做「本參破」、「破本參」或是「破初參」。
  
        所謂「破本參」,就像自己被關在悶葫蘆裡和葫蘆一起成長,不曾從葫蘆裡頭出來過,不知道葫蘆外的情形究竟是什麼。等到有一天葫蘆從藤上掉落,摔裂一條縫的同時,你從這條縫中見到了一些亮光,但是不久這條裂縫又密合了,雖然你仍是在葫蘆裡沒有出來,但是已經見到葫蘆外的光,這即是「破本參」。
  
        這道光是譬喻佛性或空性。見到光的這一瞬間,是自我中心的煩惱、分別都中斷了、脫落了,也就是已經知道了離開自我中心或自我執著的情況。雖然離開的時間不長就又回來了,但是知道葫蘆外面是有光的,從此以後,修行的信心會非常堅固,對修行不會起退心,並且對於何謂「煩惱」、何謂「自我」認識得更深。雖然遇到大衝擊時,仍然會有煩惱,但是終究會回到方法上,更懂得以方法來處理煩惱,所以破本參非常有用。
   
(三)破重關
  破本參之後,葫蘆縫又會合起來,所以還是要持續參話頭,將葫蘆縫繼續衝開,多次之後,也許裂縫會愈來愈大,或是會在許多地方出現裂縫,這叫做「破重關」。無論是第一層的破本參,或是第二層的破重關,都是用同一句話頭。
  
        破本參之前叫做「參話頭」,破本參之後叫做「看話頭」。雖然是參同樣一句話頭,但是心態轉變了。什麼是轉變後的心態?就是知道煩惱是什麼,但是因為仍然有煩惱,所以要繼續參「如果完全沒有煩惱的時候,是什麼情況?」、「如果達到和佛完全一樣的境界時,又是如何?」疑團會一個個出現,所以要繼續用這句話頭達到最終目的。因此,有祖師說,大悟多少次,小悟多少次。
   
(四)破牢關
  大悟就像將整塊冰一敲為二,小悟就像分裂開許多冰塊,再一塊塊地鎚碎。因為冰塊若是不持續鎚碎,一旦遇到冷空氣,這些敲碎的冰塊又會融合在一起。持續地鎚,鎚到沒有任何冰塊存在為止,也就是重關一重一重地破,破到最後叫做「破牢關」。「牢」是生死的牢獄,牢關是生死關,破牢關就是出離生死、出離三界,從此之後,心不再受到三界所有煩惱的束縛。所以,話頭是非常有用的,能夠一直用到出三界。
  
        所謂「出三界」,相當於天臺宗別教的菩薩層次。天臺宗判教,分成「藏、通、別、圓」四教,每一教的佛、菩薩,層次都不一樣。以別教的菩薩而言,從初地菩薩開始即出三界,稱為「法身大士」,但是也有人認為,八地菩薩才是真正出三界。修行禪法的人不管這些,只要自己仍然有雜念、妄想、情緒和煩惱,就用話頭;無論自己是大悟、小悟,或是沒有悟,都是不斷地、不斷地用話頭。
  
        小乘認為了生死一定要證阿羅漢,而禪宗所謂的「生死心破」,是除煩惱,但是除煩惱不等於永遠斷除,因為悟後煩惱、分別心的殘根仍在,明心見性不等於已經成了徹底的、究竟的、圓滿的佛。明心見性所見的是理性佛而不是究竟佛,但是見到了理性佛,就能使修行的信心不退,會繼續修行下去。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2 出自聖嚴法師著作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2 出自聖嚴法師著作

(二)常用的四種話頭
  參任何話頭,千萬不能和自我中心連在一起,若是參到最後總是圍繞著自我,將會成為一個傲慢心、自私心非常強的人。所以如果自己發明了話頭,要先去請教師父這句話頭能不能參?否則最好還是老老實實地用師父建議的話頭。以下是四種禪宗常用的話頭:
    

1.念佛的是誰?
  習慣念佛者在開始參話頭之前,可以先念佛,但是念了幾句之後,便要提起話頭連續地問:「念佛的是誰?」但是當你在問「念佛的是誰?」時,卻自我回答:「念佛的是我!」雖然常識上是自己在念佛,但這個「我」是妄想、執著、煩惱的我,不是智慧、清淨、無我的「我」,所以這個答案毫無力量,不是正確的。此時該怎麼辦?還是要立刻提起話頭。
  

        若是感覺問「念佛的是誰?」問得很無聊,或是自己已經沒有在念佛,所以對於問「念佛的是誰?」覺得奇怪時,可以改念佛號,直到無聊的感覺消失後,才再提起話頭。若是又覺得無聊,就再念佛,但是念佛的時間不要太長,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念佛之後,即提起話頭來參。
  

        念佛者參的話頭是「念佛的是誰?」。這是因為宋朝之後,許多禪修者也念佛,稱為「禪淨雙修」——以念佛求生淨土,以參禪明心見性。明心見性者同樣發願往生淨土,而發願往生淨土者也需要明心見性,所以參「念佛的是誰?」。
    

2.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
  另外,習慣數息者若是一開始無法馬上參話頭,也可以先以數息法來放鬆身心,在數了幾次之後,便開始參話頭。不一定要等到完全沒有妄念才參話頭,否則,整個禪修期間可能都只是在數呼吸,而沒有機會參話頭了。當你清楚知道自己在數呼吸,心念比較平穩時,就可以開始參話頭。此時心裡也許仍然有雜念、妄想,不過沒有關係,要以話頭來替代妄想。數息者所參的話頭,我的建議是「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
  

        何謂「未出娘胎」?不要自以為:「未出娘胎前我是個鬼、是個靈魂、是中陰身、是第八識……」或是認為需要去修神通,修成神通後,就能知道過去世的自己究竟是誰,或是去問能知三世的算命仙,這些想法都是妄念、是魔。所謂「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的意思是「沒有生與死的本來面目是誰?」。
  

        何謂「沒有生與死」?「出娘胎」是生,有生就有死,死了之後可能又會再出娘胎。「娘胎」指的是什麼?人的娘胎是胎,動物的娘胎也是胎,眾生在生死之中打滾,即是出娘胎。我們從無始以來就有生命,那麼,我們在無始以前是什麼?所以,參「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是要參「無始以前還有什麼?」、「還沒有開始生與死之前是什麼?」,若是自問自答:「無始以前是真如、是佛性、是如來藏……」凡是給話頭任何答案或名詞,都是錯的。既然任何答案都是不對的,那還要繼續問下去嗎?要。用話頭將一切執著、妄想、雜念全部打得粉碎,在毫無餘地、沒有退路的時候,本來面目是什麼?像這樣問下去,就是在參話頭。
    

3.拖著死屍走的是誰?
  另一句話頭是「拖著死屍走的是誰?」。我們這個身體只要一口氣上不來,就成為死屍。而當身體正在動的時候,到底是誰在動呢?如果是身體,可是身體常常在變化,如果是心念,心念也常常在變動;也有人說是靈魂、有人說是元神,更有人說是佛教所謂的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或稱為神識,但是這都不能解釋拖著死屍走的是誰,那麼究竟是什麼在拖著死屍走?其實問這句話的目的,並不是要問你的神識是什麼,或者你一生又一生的業力是什麼,而是問拖著這個死屍的本來面目是誰?這與「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問的是同樣的東西。
    

4.什麼是無?
  若是覺得「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或「拖著死屍走的是誰?」句子太長,可以參比較簡短的話頭,例如「無字公案」的「無」,也就是「什麼是無?」。
  

        「無字公案」源自唐朝趙州從諗禪師與弟子的應答。有一天,一位弟子問趙州禪師:「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狗有沒有佛性?」趙州禪師只回答一個字:「無。」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狗也是眾生,當然也有佛性,但是趙州禪師卻回答「無」,為什麼?這個「無」究竟是有佛性還是沒有佛性?趙州禪師不再回答,而是要弟子自己去參。其實,趙州禪師所說的「無」,指的是佛性。但是,真的有佛性這樣東西嗎?沒有。

        這是因為眾生執著,為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才權巧方便說有佛性,事實上沒有一樣東西叫做佛性。「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執著有佛性,要斬;說「無」就是佛性,也不對,只要有任何回答都是魔,都要斬。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1 出自聖嚴法師著作


聖嚴法師教話頭禪1 出自聖嚴法師著作

一篇 話頭禪法

壹、話頭禪的旨趣——金剛王寶劍、斷一切煩惱
  
        話頭禪的修行,是以一句話頭來達成下列目的:第一、話頭能治散亂與除昏沉;第二、話頭能使我們的心集中、安定;第三、話頭能使我們的心統一和入定;第四、話頭能使我們開悟。
  
一、話頭是什麼?——「金剛王寶劍」威力驚人
  話頭又被稱為「不死之藥」、「甘露」或是「金剛王寶劍」。金剛已是非常堅固,金剛王更是金剛之中最好的,所以金剛王寶劍是寶劍之中最鋒利的,能破除一切堅硬的物體,而不被任何東西所破。
  
        金剛王寶劍的作用是「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此處所說的「佛」,指的是好境界、好現象或好念頭;「魔」則是指不好的境界、不好的現象,以及不好的念頭。心中有好境界、好現象,要提話頭;心中生起雜念、妄想、煩惱、衝突,或是身體出現任何障礙,也要提話頭。無論遇到身心、環境的任何狀況,都要提起一句話頭,斬斷所有一切好的和壞的狀況。金剛王寶劍不僅能將妄想、雜念一掃而盡,還能摧破煩惱魔、生死魔、五蘊魔或天魔等一切魔障,如此強大的威力,若是不知運用,實在很可惜。
  
        禪宗有一則公案說:文殊菩薩曾經拿著寶劍要追殺釋迦牟尼佛。諸位也許會想,菩薩是要造反了嗎?不是!這則公案寓意著眾生的愚癡。有些人修行修得相當執著,常常希望能見到、聽到佛菩薩的顯現,或是能得到神祕經驗、感應,這都是一種執著的心態。煩惱是一種執著,貪戀生死是一種執著,將佛菩薩、神祕感應當作冀求的對象,也是一種執著。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文殊殺佛」是譬喻以智慧寶劍斷除一切執著,因此禪宗祖師們才會說:「逢佛殺佛,逢魔殺魔。」將魔和佛一起殺,心中無一絲罣礙,才是真正的不執著,否則無論執著什麼,都是一種煩惱心。《維摩經》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僧)求。」意即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智慧才能真正現前,才是真的運用禪法。在臨濟宗義玄禪師的《臨濟錄》裡也說︰「逢著便殺。」這個「著」是執著的著。有人會覺得似乎祖師們的殺心很重,怎麼見到什麼就殺什麼,殺氣騰騰滿可怕的。其實,這都是要修行者決心放下一切,不執著任何一樣東西,真智慧才會現前。
  
        一般人通常會執著哪些東西?一種是執著身體,叫做「身見」,另一種是執著和身體相關的事物,乃至於觀念、名位、經驗等,所以禪宗的祖師們發明話頭,要以話頭將所有執著心趕盡殺絕;若是捨不得殺、捨不得趕,將是個煩惱鬼,會為四種魔所困擾,其中,遭受天魔困擾的人,就是因為心中有執著。有些人能放下一切,但卻相當執著於自己的修行經驗,並且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修得很好,這種人雖然信心堅固,慢心卻也同樣堅固。會執著自己的經驗,就是因為沒有處理自我的魔障。
  話頭是金剛王寶劍,這把寶劍是在有散亂心、煩惱心出現的時候用,並且在開悟之前用,開悟之後繼續用。為什麼開悟之後仍然要用?若是開悟之後執著自己的悟,就成了執迷不悟,所以悟後仍然需要繼續用話頭,這是「保任」。悟前悟後都能用,所以話頭是一種非常好、非常乾淨俐落,而無一絲牽掛的禪修方法。
   
(一)不可思議的話頭
  所謂「話頭」,虛雲老和尚解釋為:在尚未有這一句話之前是什麼?也就是說,參話頭目的,是要知道在尚未有語言文字可以表達之前,那是什麼,而不是要去解釋這句話頭。沒有語言文字,表示一切語言文字皆無法表達,事實上,此即不可思議。不可思,是無法思考、揣摩;不可議,表示無法以文字表達,不可思不可議即是話頭。
  
        不會產生副作用、不會產生想像空間,而且是一句無意義的話,這樣的話頭是最好的。南北朝時期,禪學大師傅大士形容得相當適切,他說︰「空手把鋤頭。」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手中是空的,但卻抓著鋤頭,這是無法以常識理解的;又說︰「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不是水在流而是橋在流,這也和常理不相應。像這兩句無法以常理來解釋的話,即可當成話頭。還有其他的話頭,譬如「東山水上行」,東邊的山在水面上走路;「東山下雨西山濕」,東山在下雨,結果西山是濕的,這些都不合乎常情。
  
        古代中國禪宗最盛行的一句話頭是「祖師西來意」。這句話頭是問:達摩祖師從西天來到中國,帶來了什麼?西天是指印度,印度禪法從初祖摩訶迦葉傳至二祖阿難,然後代代傳承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而菩提達摩來到中國,成為中國禪宗的初祖。有人說他從印度帶來了一部《楞伽經》,但是他沒有翻譯這部經,只是教人家要用這部經。也有人說他帶來的是禪法。何謂禪法?禪法事實上是心法,所以菩提達摩是用他的心,帶來不可思議的禪法。既然是不可思議、無法解釋,所以「祖師西來意」成為古代最普遍流行的一句話頭,而且是當時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話頭。現在的人距離達摩祖師的時代已經很遙遠,若是參「祖師西來意」這句話頭,大概力量不大,因為許多人都不知道誰是「祖師」。
  
        祖師如何帶來禪法?又如何傳法給中國禪宗的二祖慧可禪師?其中有一則「斷臂求法」的故事:當達摩祖師於嵩山面壁時,慧可禪師來到嵩山向菩提達摩求法。慧可禪師說:「我的心不安,請你替我安一安。」菩提達摩說:「好!將你的心拿出來,我替你安。」慧可禪師馬上回過念來尋找自己的心,要拿心給菩提達摩安,但是卻遍尋不著,就在慧可禪師說「找不到心」的當下,已經體悟了何謂禪法。如何安心?無心可安就是安心,有心可安永遠安不了心。
  
        有心可安是次第禪法,這是一般人通常採用的方法,也就是以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或念佛觀、慈悲觀等種種觀法,使妄念逐漸減少,達到安心的目的。事實上,這樣的安心並不徹底,只能讓心沉澱、安靜,似乎感覺沒有煩惱了,但遇到重大狀況,也就是大瞋、大貪、大問題出現時,心境又會出現煩惱。如同將明礬投入渾濁水中,由於明礬的作用,使濁水裡的渾濁物,逐漸結成固體向下沉澱,因此水面上所見到的是清淨、透明的,但是沉澱物仍然在水底,若是往水中攪動,沉澱物還是會出現。用話頭禪法,不只是將渾濁物沉澱而已,而是從根本解決,將裝水的容器一起粉碎,此時才是真正的清清爽爽。如果煩惱再次出現,就再次用話頭將其根本粉碎,如此不間斷地一直參話頭。
  
        另外,用五停心觀或四念住觀的方法,是讓心有著力點可寄託,就能因此從散亂複雜的狀態,逐漸成為集中心,然後達到統一心。而修行大乘禪法時,是否也需要經過相同的次第呢?以我的經驗來說,有過集中心和統一心的經驗是很好的,因為心在比較安定時,參話頭容易得力,若是再加上生死心非常迫切,疑情和疑團就更容易形成,否則,若是心裡非常混亂,就無法立即將話頭使上力。
  
        現在禪宗所用的話頭,都是祖師們曾經用過的,那麼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發明話頭?這要依據這句話頭是否有力量、能否持續疑情來判斷。就像嘴裡吞了一顆內餡非常好吃,但是非常燙的湯圓,又因為內餡太美味了,雖然燙口,卻捨不得吐出一樣,此時心中只想將湯圓盡快吃完,或讓湯圓盡快變涼,不會有其他的雜念。如果自己發明的話頭,能夠產生這種感受,就可以參;如果這句話頭,有時好像會讓你產生疑問,卻只能維持一下子,力量不強,無法使疑情持續不斷,那麼這樣的話頭只是妄念。雖然禪宗所使用的話頭也是妄念之一,但卻是能觸動警覺心、提起道心的一句話,所以可以成為話頭。 

早期聖嚴師父禪風6 出自禪門囈語 聖嚴法師自序

早期聖嚴師父禪風6    出自禪門囈語  聖嚴法師自序


最後我有兩點聲明:
  • (一)
        在此之前,雖已出版了《禪》(中英對照)、《禪的體驗.禪的開示》、《禪門修證指要》等諸書,乃是指導修行而用了禪觀及禪門的若干方法。而我本人不是禪師,甚至也不是法師、不是律師。我的碩士論文寫的是天臺宗初祖慧思大師的《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博士論文是被視為天臺宗學者的蕅益大師之研究;最近三年,為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開的課是隋唐佛學中的華嚴哲學,已講了杜順大師的《法界觀門》、《五教止觀》,法藏大師的《華嚴五教章》,宗密大師的《禪源諸詮集都序》;又早在十六年前寫過一部《戒律學綱要》。
        
        看來,我是佛教的通家,或者是雜家。其實,戒、定、慧的三無漏學,是佛法的總綱,戒律為基礎,禪定為方法,慧解為引導,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近十多年來,佛門的緇素大德之重視修行者,分為禪、淨、律、密四類,凡是曾在他處有過修行體驗的人,來我這裡打禪七,便比較容易將心內攝,例如煮雲上座的精進佛七、懺雲上座的齋戒學會,都能使人打下修行的基礎。因此,在禪七期間,我雖使用禪觀及參話頭的方法接引人,且禁止使用他法。但在禪七結束時,通常都會說:「禪七已經打完,請諸位再回到往日的生活中去,把禪七中師父所講的『瘋話』忘掉。」

        我在禪七中所說的一些不合常情常理的話,違背一般佛陀言教的話,例如說:「阿彌陀佛是魔王」、「在我這裡沒有阿彌陀佛」等,只是為破行者的情見妄執而設,所謂「魔來魔斬、佛來佛斬」,是為行者除滯去縛的手段,絕不是反對念佛。如《金剛經》所說:「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一切法門,皆如渡船,到了彼岸時必須捨船始能登陸;若在此岸時,固然需船,仍在海中時尤需要船。因此,非必要時我不說「瘋話」,打完禪七,仍請未開眼的行者把我的「瘋話」忘掉,開眼之後又把眼睛閉上的行者,也要將我的「瘋話」忘掉。如果自驗煩惱未除,人法未空,即說明你是在閉眼盲目的狀態,即表示你還需要法門的渡船。對於沒有明師指導或者不能常隨明師的行者而言,念佛法門確是最安全穩當的一艘大船。

    (二)
        我雖祈願能有更多的人,發深心作大修行,然後成為有力指導他人修行的人,但我卻無意藉著本書的出版,招來更多擠進禪七的人。實際上不用廣告宣傳,目前每次禪七的錄取率,已是報名人數的三與一之比。由於個人的體力所限,往後舉辦禪七的次數,只有減少不會增加,錄取的要求條件,勢將跟著改變;舉行禪七的方式,也會逐漸改進。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序於臺灣北投農禪寺

果巖閱後有感與口白:
一九八一年為民國70年啦!請問你出生了嗎?未出生之前你在哪?

早期聖嚴師父禪風5 出自禪門囈語 聖嚴法師自序

早期聖嚴師父禪風5   出自禪門囈語  聖嚴法師自序

        我舉辦禪七並主持禪七的目的,並不是要求人人都能開悟,而是對於有志學佛的人及有緣接觸佛法的人,提供佛教的修行方法,禪七應該是他們真正體驗修行方法的開始,不是修學佛法的結束。因此,並不要求把腿子鍊到如何的程度才准參加禪七,只要身心無障礙而確有心學佛的人,便受我們的歡迎。
        
        從上文所述的三個修行的層次可以明白,禪七中的風格及參禪的方法,不一定每次禪七都用上,更不可能每一個參加禪七的人,均能體會到禪味。各人都有他自己的因緣和善根,不存得失心,不能有和他人比較勝負的心,只許有隨喜心及憐憫心,不許有羨慕心與嫉妒心。平心靜氣,只顧照著師父指導的方法默默地耕耘,不問結果如何,也不問何時有結果。縱然沒有結果,那便是有了結果。不為開悟而來,是為體驗修行佛道的生活而來。
        
        因此,在我的禪七期中,打坐,固然是主要的,如果心浮氣躁,煩悶不耐之時,便令拜佛,或令慢步經行;若因連續用功以致心力不繼之時,便令開枕睡覺。心散意亂而無法進入修行的情況之時,往往用禮拜、懺悔、發願、唱誦等的方法,使得修行者的心向下沈、向下沈、再向下沈。唯有沈重,始能安定,唯有安定,始見修行的效果。

        正在夢中時,很少憬悟到那是夢境,醒著的人見到睡中的人說話,知是夢話;殊不知我們醒時所說的話,在天人看來,也是夢話;已解脫的小乘聖者見天人說話,亦不過是癡人說夢話;大乘聖者見小乘聖者說話,亦復如是;而佛看一切眾生所用的語文思慮,又無一不是夢幻中事。由此層層推看,夢中有夢夢中夢──佛為喚醒眾生,必須也進入眾生的夢境,說出使正在夢中的眾生能夠聽懂的話。
        
        因此,三藏十二分教,無非夢話;一千七百則公案,無非夢話;我的著作、我的開示、我的這篇序文,是夢話;本書所收各篇心得報告,又豈不是夢中有夢夢中夢的夢話呢?

        本書所收的三十四篇禪七心得,包括中文的及英文中譯的,每篇都可一讀。我不想告訴讀者,那一篇寫得最好,又有那幾篇是最好的體驗。本書的編集及出版的目的,是在請讀者諸君,分享禪七中每一個故事的成果:堅苦的歷練,欣喜的淚影,人性的光輝,人格的昇華,真情至性的流露,悲願悲智的啟發,虔敬的喜悅和感人的信念,灑脫的心境和爽朗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