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簡約分享個人年輕時感受到禪跑的體會與益處

簡約分享個人年輕時感受到禪跑的體會與益處如下 :

禪跑是可經由觀念正確吸收()
釐清概念與切身要領()
練習至熟練運用後(),成為綿密動態之高階頓悟禪法之特別前方便。

在此先簡易分享與說明如下:

一、身體確實要能充分放鬆。

二、腰椎、脊椎、頸椎是直的同時重心微向前傾倒,有如往前將倒未倒的比薩斜塔。

三、兩吸(鼻子吸氣)兩吐(張小口吐氣)

四、步伐間隔,速度規律,就會減少起心動念,容易不分別,進而相應接受當下而生平等心。

五、關鍵進階的輔助法 : 在確認5步內不會撞到人時,請閉眼放心與安定的往前。

六、重心經歷上半身往下,接續從下半身再到重心順勢微往前傾的感受。

七、重覆上面六點交錯運行,提供年輕時的禪跑經歷參考,約跑了標準操場4~5圈時,則可經歷身心放鬆與身心集中,同時沒有平常生活的妄念。

禪跑中間過程身體上感受的酸,,,,流汗  ; 心理覺得好累,不舒服,不想跑了,都全部不管,只有繼續往前,腳步再邁出去,再邁出去。

(只有一心一意往前)+(放鬆式的集中)+(孤立身心)+(往前跑當為持續不斷且綿密均等的用方法)=禪跑。

接續跑,因緣際會將會相應身心輕安、身心統一,再到內外統一。
身心輕安(快樂遍身心)至身心統一(心平靜,忘記身體,心亦不為環境所動,心不動初階)
再到內外統一(操場動,我不動,心明淨忘身與環境,大地融合,心不動進階)

至此經歷,就能將學佛、禪修從觀念層次到親身經歷感受:一、心理情意,二、思想理智,昇華至,三、精神層面,可以多少體會到相應從小我到大我的內涵心境。


以上,呼應與支持水月道場辦理第一次的禪跑,阿彌陀佛。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開悟不可以創造或製造 節錄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道」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如何能見「道」呢?大慧宗杲說,假如你的緣成熟了,自然而然你就會開悟。然而,緣要怎麼成熟呢?要參話頭。你只要參話頭,投入疑情、疑團之中,不要想其他的人、事、物,不要用思考,就只是參話頭。一旦你話頭參成熟了,當你遇到某個現象或是某個狀況,自然而然便會開悟。
  
  要知道,開悟這樣的事,不是可以預先安排、創造或製造的,只要你能夠不去計較、思量、揣摩,胸中坦蕩蕩的,沒有想要追求什麼,也沒有想要倚靠什麼,既不住於有為的世間現象,也不墮於無為的出世間法則,更不做世間相或出世間相的種種思量,就能在日用之中,在平常行、住、坐、臥的四威儀中,不迷失了我們的本來面目。
  
  這一段開示舉出了幾個重點:

第一、「道」是我們希望見到的佛性,也是我們的本來面目。而「道」究竟在哪裡?它在我們平常生活之中,任何一處、任何一物都是;

第二、如果不用功參話頭修行,便認為全都是「道」的話,這是自欺欺人,等於是烏龜躲在龜殼裡,還以為天下沒有事。所以,雖然道無不在,但是仍然必須透過不斷地精進用功,才能見道;

第三、如何見「道」?要參話頭。但是絕對不能夠用揣摩心、計較心去思考、解釋或做邏輯的推敲;

第四、不要等待、不要安排,只要用功地參話頭,因緣成熟的時候,自然就會開悟。

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三項禪修體驗課程 觀念與方法說明 洪果巖

三項禪修體驗課程 觀念與方法說明    洪果巖
一、聞鐘聲  吸音板
1.每一段時間,敲一下鐘聲(磬聲)
聽到聲音,禁語、就地讓身體放鬆式的集中在聽上面,聲音從有到無,持續下去。

2.聖嚴法師 吸音板
其實,於心煩意亂或愁惱悲苦的時刻,無論我們是躺著、坐著或站著,就是將眼睛閉上休息,僅僅用耳朵來「享受」。我們的環境與情境中,一向充斥著各式各樣、層出不窮、琳琅滿目的聲音,此時,不要用耳朵刻意聽什麼,所謂「享受」,就是讓它自然而然送過來,有什麼聲音就是什麼聲音。送過來便接受它,並不主動地尋找聲音,只是被動的,如同一只吸音板一般-聲音到了板上,音就不見了,並不積澱、儲存於板上,也沒有反彈的作用。倘使有反彈的作用,那便不名為吸音板,而是「回音板」了。
  
練習將我們的耳朵變成一只吸音板,便這麼聽著、聽著……大的聲音不要抗拒,小的聲音也不用拚命去追。只是這樣聽著,聽到多少算多少。最重要的,不要給它任何「定名」,比如說這是女孩的叫聲,男孩以粗話罵人,狗在這邊吠,貓在那邊吵……也可能鳥啊、雞啊、牛啊,乃至於汽車聲、喇叭聲、電視、收音機、摩托車、冷氣機等各種各類的聲音都一齊充斥湧動,但是,不要給與任何名字,也不要分辨它。維持自己僅是一只「吸音板」的角色,不尋找、追隨聲音,也不得與聲音作回應。
  
吸音板自身是安靜、沒有聲音的。聲音到了這裡,自然不見了。為什麼不見了?因為我不產生第二個念頭,在想:「那是什麼聲音?該用什麼方式回應?」人家用粗話罵你,不要回應,因為我是個吸音板;人家以甜言蜜語阿諛你,也無庸反應,因為,我是個吸音板!
  
只是了了分明,知道這是甜言蜜語,這是粗言惡語,這是欺騙的謊話……曉得這個聲音是什麼,卻在心裡不給它回應,那麼,便是一個真正會用功、會修行的人!
  
如此,外境種種喧囂、嘈雜,種種有毒素、不衛生的聲音皆不能污染、刺激、挑逗、誘惑你。隨時隨刻,你將是非常自在的,因之,我稱之為「享受」。
  
人們總是希望能享受優雅、優美的聲音,那令他們感到快樂。而我要說,練習這個法門的要點,只是以耳朵傾聽,心中不昇起任何情緒,無論是痛苦、憂愁或興奮、激動,甚至連快樂都不要有。不反應,其實即是一種很寧靜的愉悅。
  
那麼,記住罷!成為一只吸音板,於眾聲喧嘩的現實中,你將是一個善於安頓、自在,而沒有壓力的人。

3.1+2,透過聲音使得心靈獲得安靜的簡易方法。每一個人皆可憑著自身獨特的經驗,發覺、開展適合自我的形式。


二、明與暗體驗 收心到攝心  清楚與放鬆 體驗呼吸
1.托水缽:
(1)心境進入孤立狀態。
(2)練習雙手放鬆、維持托碗姿勢+慢步經行。
(3)水面是我整體一部分、我整體一部分包含水面。
***閉眼***(1)+(2)當下觸受與聽引導聲。

2.坐姿瑜伽+立姿瑜伽:身在哪裡、心在那裏,身體放鬆、清楚放鬆、全身放鬆,體驗身心的沒有負擔及平靜。

3.立禪:站立時,練習放鬆去體驗身心的沒有負擔及平靜。

4.經行:經是持續不斷、經常不變的意思。經行是指在行走之中,我們的心念沒有被自己的妄念及外界的環境打斷,亦即行走的過程中,我們的心不要被自己內心的妄念和外在的環境打斷,體驗身心的沒有負擔及平靜。

立禪、經行細節內容,參閱聖嚴法師教禪坐即可。


三、心眼一如   如何讓修行一如,(相應直觀不給名字、形容、比較,不受外境影響)
1.先運用直觀前方便:觀念與方法原則-投入清楚覺知3項當下的感受。
請學員選一個地方,姿勢不拘,以不碰觸別人身體、不影響別人視線為原則,到達定點後,眼睛先閉起來。
(1)聽環境的聲音,接受與不跟隨。
(2)讓聲音進來,整體開放的聽,而不聽個別聲音。
(3)覺知身體的感受。
(4)放鬆身體時的直接感受。
(5)體驗呼吸。
(以上為孤立在持續用方法時之自我空間感,學員多少能做到後,就能受益於創造的心念:集中心)
(6)眼睛可以張開,眼皮不眨、視野全開放整體,相應與練習不給名字、形容、比較,持續不斷的回到1.2.3,呈現當下的正念。

2.確認已能清楚覺知3項當下感受,多少能夠不給名字、形容、比較,同時可以30~1分鐘正念持續、幾無妄念。

3.淡化(1)放鬆身體與(2)體驗呼吸時的直接感受。綿密(3)眼皮少眨、整體視野全開放,已能持續不給名字、形容、比較。

4.清楚覺知整體視野全開放、並能持續與專注,同時省力的持續不給名字、形容、比較。

5.體會覺知視野的本身,持續在覺知的本身。
6.體會覺知本身不動,視野變動不已,同時持續不起分別心。

7.體會覺知含攝或大於視野顯現的全部內容,省力的不動心綿密。


禪 自我的消融 出自-禪的世界-聖嚴法師

自我的消融    出自-禪的世界-聖嚴法師
自我是什麼?

  站在佛法的觀點看「自我」,可分成兩個部分
  (一)人我
  人我包括「你、我、他」,細究之,則只有主觀的「我」以及客觀的「他」。《金剛經》中,以「我、人、眾生、壽者」來涵蓋。
  所謂「我」,是指單獨的個體,也就是自己。「人」是指與自己相對的另外一人「你」。「眾生」即是包含「他們」,也就是多數的「你」。至於「壽者」的意思是因不斷地遇到「你」和「他」,而在時間上是延續的;換句話說,在時間之流的你、我、他,都稱之為「壽者」。
  
    (二)法我
  「法」是指統一的東西。「法我」即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前一屬於物質界,後四屬於精神界。五蘊總稱為「我」,就是法,所以五蘊也稱為五蘊法,它是三界之內的生死之法。
  小乘觀察到五蘊假合的我,是由於地、水、火、風的四種基本元素所形成。四大調和,便會身體健朗;四大違和,便會產生疾病。所以,不以色身為實在的我,不應執取色身為我而造種種的生死業。換言之,小乘看到五蘊所成的我雖假,五蘊法則不空,故不希望再受生死。也因為畏懼生死,所以希望求入涅盤,一旦修行成功,便不再處於生死之中,離開了現實世界。這種將生死與涅盤分為兩截的執著心,便是法執,又名「法我」。
  大乘菩薩是住於生死而不著生死,雖在生死之中,卻不受生死的束縛。如《心經》中所說:「照見五蘊皆空」,即度一切生死苦厄,既然五蘊皆空,雖有生死,也是空的,於是便不怕生死了。

  二、「我」的消融方法
  「我」的消融方法,可分成兩個部分:1、觀念思想上的消融,2、方法技巧上的消融。

  (一)以觀念思想消融自我
  為何而有「我」的存在?「我」的事實又是什麼?由於有了我貪、我瞋、我癡、我慢、我疑、我見等心理活動,便產生了「我」及「我所」的執著。
  1、我貪:是指貪慾。貪吃、貪睡、貪名、貪利等等的五欲,都是貪的現象。什麼是五欲呢?通常分有兩類:(1)通俗的說,財、色、名、食、睡;(2)正軌的說,色、聲、香、味、觸,此為佛經中常用的觀點,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體所接觸到的一切感受,如:冷、暖、滑、澀、輕、重等。
  2、我瞋:貪不到、求不得、丟不掉、擺不脫,便生瞋;或者已貪得卻又失掉了也會起瞋。凡是不如意、不稱心、不滿意的皆會引生瞋心。
  3、我癡:不明因果,不識因緣。為求私心的滿足,希望不合理的事情成為事實,就是違背因果;如果不種善因而盼得善果,或種了惡因而欲拒絕惡果等,就是不明因果。本來可以努力盡人事的事,而未盡心力、未能成事,或者已經盡了心力,成就了事業,便以為全出於自己的功勞,便是不懂得眾因緣所生的道理,就是昧於因緣。
  4、我慢:可分為四種:(1)驕慢,自覺了不起,不一定有理由。(2)過慢,自覺強過別人而起慢心。(3)增上慢,在修行上得少為足,有了一點小小的經驗與成就,便自覺已獲無上的聖智、聖果。(4)卑劣慢,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酸葡萄」心理,自己很差勁,沒有出息,卻見不得別人好,不但不讚歎,甚而鄙視別人的優點及成就。
  5、我疑:不但懷疑自己,同時也懷疑別人。這是與信心相對的,凡自信心薄弱者,便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人應該相信自己,才能除疑,否則就不會做成任何事了。另一方面,若懷疑別人則會樹立很多敵人,以致發生四面楚歌的情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論於己於人,疑心即生暗鬼。當然,作為一個修學佛法的三寶弟子,對三寶師僧,切切不得懷疑,否則便是惹魔了。
  6、我見:包括五個項目:(1)身見,是對身體的執著。(2)邊見,是執有永恆的常見及不信三世因果的斷見。(3)邪見,顛倒善惡,錯亂因果,撥無因果的看法。(4)見取見,以下劣的知見為好為上,執持不捨。(5)戒禁取見,以不合因果、不合佛法的思想行為,作為必須遵守的戒條。
  以上六點,是由觀念上來分析構成「我」的因素。而「無我」,就是將上述六點漸漸除去,或頓時放下。沒有以上六類心理現象,也就沒有「我」了。
  很多人希望能夠由開悟而得解脫,使得自己得以自在。但要開悟的是什麼呢?必須了悟「我」是虛妄的,除了「我的」之外,只有以上六種根本煩惱,並沒有真正不變的「我」在。我的五欲,我的貪、瞋、癡、慢、疑、見等,皆是心理現象,除去這些現象,就無處可尋「我」了。能夠瞭解這些,就可知道「無我」是什麼了。
  過去禪宗寺院,接納新進禪者,進入禪堂之初,便會被執事者告以兩句話:「色身交與常住,性命付予龍天。」也就是唯有不管身命的死活,通身放下,全心放下,才能死心塌地地用功修道,亦即兵家用兵「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要訣。對常人而言,這個虛幻而又麻煩的「我」,不容易丟,捨不得丟,也害怕丟掉,所以也就不容易開悟了。

  (二)以方法技巧消融自我
  僅僅在觀念上分析「自我」的結構雖有用處,卻沒有大用,必得身體力行,用方法來實踐,才能得力。目前在市面上關於介紹禪的書已很多,但都限於寫禪、說禪,甚至是以禪宗的公案語錄,當作文藝欣賞,讀了之後,在想法上也可能有
  親自實踐,在佛法中稱為修行。一定要經過修行,才能實證。從方法的實踐而有身心的體驗,能以全生命的投入之後,一旦與無我的事實結合為一,便是證悟。
  口述的「無我」,不是由生命體驗得到,而是從思考、知識來瞭解的,故不能稱為證悟,只能名之為瞭解。不過這一層次仍是重要的,其次第是由信而解,由信解而修,由信解修而親自體證。
  
   三、實踐的方法
  (一)練心
  所謂練心,實際就是練「我」。平日的「我」是非常散漫不踏實的,故可稱為散亂心的我。我們必須要用方法來調理身心,以數呼吸、持佛名號、觀身受法等等,來達到集中心、專一心、統一心的境界。其中觀身受法,是指觀身體動作的感覺,「觀」後,還須加上「照」及「提」的工夫。
  數呼吸時,若忘了數字,打了妄想,便不是在「觀」,發覺之後,馬上再將方法「提」起來,然後繼續再觀。「觀」時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也就是「照」。「觀」與「照」一定要同時並用,才不會流於散心或墮入昏沉。觀後一定要照、要提,然在如此用功時,切切不能急躁,不能使猛力,當以細水長流的方式進行。否則必須有相當的心力及體力才行,而且也容易忽好忽壞地交互進行,使你不能持久穩定。
  練心的初步目標,是把「散心」的我,變成「專心」的我,對於每一個念頭的活動,都要能清清楚楚。專心之後,進一步要達到「一心」,也即是從專一心,至統一心。
  統一的心念也有三種:1.自我身心的統一,2.自我與內外環境的統一,3.自我的前念與後念統一。
  數息上了路時,還有三個不同的念頭交互起滅:1.我,2.我在數呼吸,3.我觀照數呼吸的數目。這三個不同的念頭,前後次第,穩定出現,雖有統一的念頭,仍不是統一心而只是專一心。統一心,則只有一個「我」的念頭,清清楚楚,實實在在,明明白白,已經不數呼吸,也沒有呼吸的數目可以讓你觀照了。
  前面已經提過,練心就是在練「我」。常人的我,是分別、執著、散心的我,無法自我作主,無能自我駕馭。所謂心不由己的原因無他,只因煩惱重,業力重,提不起又放不下。欲由散亂心進入專一心,首先要放鬆身心,放鬆頭腦,然後提起所用的方法。平時若遇境界現前時,立即放鬆頭腦,可避免很多的摩擦及衝突,自己也較不會衝動、生氣、與人爭辯。
  專一心之後,進一步便進入如前所述的統一心,它有三個層次:
  1.身心的統一:身心統一,主要是由於心念穩定、落實。若在乎身體的存在,則是一項負擔,不舒服。若能讓心穩定於方法之上,或專注於某一動作、某一項工作之上,便可忘掉身體的存在及身體的負擔。
  2.內外的統一:能夠內外統一,而將「我」消融在環境之中,並不太難,譬如藝術家便可以做到,而欣賞音樂演奏、繪畫等藝術品或是自然風景,也能陶然自得,渾然忘我,便屬此類。宗教家及哲學家「天人合一」的體驗,也屬此一層次。
  禪修的人,當在面對所有人事物的情況時,若都沒有對立的感受,其感覺便已把他們的自己與整個環境統一起來了。禪修者若已真正達到內外統一的時候,便已沒有優劣之分及內外之異了。統一就是無差別,若在用功時,體驗消融自我,體驗到沒有煩惱的心境,但在不用功時,問題仍然存在的話,便只能稱為統一,而不能稱為開悟,因為此處未將「我」視為沒有。雖說如此,有了這樣統一心的經驗,總是好的。至少可以不與身心之外的事物,處於緊張的狀態了。
  3.前後念統一:欲達到前後念統一,非常的不容易。此時不知道有前念,不知道有後念,唯知住於現在的一念。在定中,若一直保持住「現在」這一念上,便沒有時問,因為前後念已統一,出定後,時間又再度出現。
  《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然而前後念的統一,是否就是此處的三心不可得呢?
  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前後念的統一並不等同於《金剛經》中所說的三心不可得。前後念的統一雖然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但仍擁有現在,還是有「心」,還是有「我」,尚未超出「我」的範圍,雖無分別,仍有執持。
  「我」實在是極不易去除的,除了練心之外,第二個方法就是「破心」?

  (二)破心
  破心就是將「有我」的心粉碎,方式有二:
  1.沉澱法(默照禪):若將統一的心,止於一念,那僅是定;若能靈明廓徹,既不住於止,又不停於觀,心靜如止水,心明如皎月,便會「桶底脫落」,悟境現前。如在一個桶中盛水拌泥,泥沙漸漸沉澱桶底,起初攪動,泥沙猶會翻起,但沉澱到最後,水已澄清而桶底終因太重而脫落,此時桶內空空如也,水與泥都不復存在了。既無可止可定的心念,也無能觀能照的心念,便成無念亦無心,而親見無我。

  2.爆炸法(話頭禪):即反覆不停地參一個話頭,問話頭之前的究竟是什麼?但是不准你替話頭給答案。歷代有名的話頭很多,例如:「拖死屍的是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是誰?」「念佛的是誰?」及趙州從諗禪師「狗子無佛性的『無』是什麼?」……。
  切記參話頭時,開口就錯,動念即乖,故在自己參話頭時,不要有任何回答,更要有勇氣不斷地否定自己所發現的答案。如此,到最後會突然發現大地落沉,虛空粉碎,也等於桶底脫落。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日講於法鼓山新春禪修營,蘇曉玲整理)

靜、境、敬、淨、進、鏡之禪修心境體會 洪果巖

靜、境、敬、淨、進、鏡之禪修心境體會      洪果巖
運用觀念與綿密方法,順序說明如下:
1.先感受當下環境、接受此時此地的空氣、溫度、聲音、人群、環境的一切。
2.進入獨立--不用與人互動、回應,而後"孤立"--只專注於自身感受的心態。
3.進入五調:
   調身--如打坐時:七支坐法、頭部運動、深呼吸、從頭到腳放鬆。
   調息--如體驗自然呼吸的進出。
   調心--嘗試安於調身與調息的當下,即是調心同時漸漸安心。
4.經由方法練習:如數息--經由放鬆身心後,體驗自然呼吸並進行從1數到10再回到1的數數。
5.經由心繫方法產生出正念--放鬆式的集中、專注與當下、呼吸、數目,持續10分鐘以上。
6.日常生活的散亂心已經收攝為集中心--心中無事的當下小我。

1.身體不再是負擔、心不被環境影響、呼吸順暢。
2.方法綿密不中斷、正念持續不間斷。
3.心清楚在方法上、近乎無雜念,環境不在意。
4.身體負擔感消失,正念分明但方法似有若無。
5.環境出現,心中突現明亮與清晰但不隨環境動念、可自然成片,方法不用再提。
6.不動心現前,覺知向內不起念、向外環境不分別。
7. 當下覺知的感受本身,即為生命感受的全部(處於心外無法、但尚未意會)
8.體會環境的五塵(主要是別人呈現的色、聲、香、味、觸)、身體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前一念(法塵+意=)緣起作用,成為覺知的感受內容。
9.了解覺知的感受即是自我感=我、我=自我感即是覺知的感受,所以環境即是我、我即是環境。
10.體會覺知不動、感受會變(塵、根、識生滅不已)
11.體會覺知的感受很快成為前一念,念念覺知、念念不住。
12.意會心外無法之時、同時處在心外無法之際。

1.對人而言,環境主要的有情眾生是人,人也最易對其有感受與在意他人。
2.了解每個眾生(尤其是人)都能心外無法的當下過生活,同時知道生活中環境構成自我感受、自我感受不離環境。
3.深刻體會每人皆活在感受中的事實,意會我在與你共處於環境中,我跟你說話,只要你有聽到,此時說話的音塵透過你的耳根,加上你的分辨意識,成為你的聽到,馬上就成為你的前一念;所以我已成為你、你也可成為我,直言之就是:我就是你5940、你就是我0945
4.意會我在變、你也在變,除非有人持續活在記憶中,常過二手貨的生活,就會運用現在的時間,製造成自以為不變的錯覺情境。
5.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影響,是成為自我:逆情擾亂、順情惑亂的煩惱主因,因此會減少或放下人我的內在成見(記憶、二手貨)與對立(自我貪愛與貪不成起瞋)的思想→語言→行為→習慣。
6.因此發願生活中願意學習:時時刻刻處在心中無事的當下自我感受,至少不會主動心向外攀緣,為身處的環境中徒添亂象(逆情擾亂、順情惑亂)
7.自然而然的開始謹言慎行、少欲知足與尊敬他人的存在。
8.心中已多少銷融人我是非分別見,對心中升起你、我、他不分別念之相應平等心。
9.生活中多少感受內心的平和與外在的和諧。

1.生活中就是四正勤(淨障()集資)
已生惡令消除、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
2.成熟相續心(銷融自我中心)
慚愧心、懺悔心、感恩心、廻向心。
3.持續生活中感受內心的平和與外在的和諧。

精進之意,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癡。
1.未開悟前感受妄想、執著、煩惱念時,用觀念與方法不受影響或轉化;感受正念、善念時,則增長與提昇。
2.開悟後所有感受:皆用無所住的話頭與無我的態度消融惡與善。

1.未開悟前、或雲霧又蓋回來時:
面對一切的人、事、物、境,學習運用覺知心外無法,加上不重視與不在意身體感受和前一念(如同將自我中心放到覺知整體之鏡子的週邊、即時空出鏡子的中間),活在關心他人的當下心境,在三寶加被下,即可相應此功能,進而多少呈現他人的當下心境與對機協助。
2.開悟後還不失時:
經過爆炸法(話頭禪)或沉澱法(默照禪)放下自我中心,經歷學生的心與師父的心與法相應的時候,生命當下是無我的態度,時時相應、處處遍照。引經據典的話就是入鄽垂手,請參考 十牛圖 出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一書 聖嚴師父。

放鬆身心之於外境與內在基礎層次

放鬆身心之於外境與內在基礎層次 洪果巖1031010
一、外境-物理環境為方便
放鬆是方法運用的過程感受:陌生至熟悉。
1.先讓眼睛閉起來(無人身安全需顧慮的環境),聽環境的聲音。
2.讓聲音進來,練習不在意。
3.接受身體處在環境中。
4.持續"對外在聲音不在意""對聲音不在意",進而讓"不在意心態"持續。
5.運用"不在意心態",心念開始向內與觀照內在。

二、內在1-生理感受之身體益處到心理平靜
放鬆是方法運用+心態建立的過程感受:陌生至熟悉。
1.進行肌肉不用力與體驗自然呼吸+體驗當下眼、耳、鼻、舌、身的直接感受。
2.心態提起"舒服不在意""不舒服不在意"的原則,經由"持續不在意",則於時間與空間交錯中持續養成習氣,易形成"習慣性身心不緊張";反之,如果"持續在意"將養成習氣,易形成"習慣性身心緊張"
3.經由習慣性身心不緊張,多少會體驗到:
(1)心念對外境衝突對立(空間上的塵勞)的粗苦歇息。.........平靜心境啟蒙
(2)現念對過去、未來衝突對立(時間上的塵勞)的粗苦歇息。...平靜心境啟蒙
4.經由粗苦歇息的平靜心境體會,持續於生活中接觸人、事、物、境,就會發現容易粗苦又起、同時失去平靜心境。
5.認知到原來常常不自覺以追求與依靠"感官樂受"來調適身心,持續於生活中接觸人、事、物、境,即會容易粗苦又起、同時失去平靜心境。
6.認知到感官樂受是相對粗苦的感受,平靜心境則無粗苦,持續平靜心境亦會減少需要感官樂受來慰勞或調適身心。
7.認知到運用感官樂受雖讓粗苦歇息、但實為假象,如在沒有少欲知足的心態下,就是不歸路與永遠沒有持續實在粗苦歇息的時候。

內在2-內心轉化、心理平衡
1.內心轉化,認知到維持平靜心境就會粗苦歇息。
2.體會平靜心境與少欲知足之相輔相成關係。
3.內心轉化,認知到需要"放下苦",而不是"在意自私自利相關-是非對錯之堅持苦的理由"

4.甘願開始在生活中接觸人、事、物、境時空中,提起放鬆身體、運用"不在意自私自利相關苦受、樂受"之心態,進而活在少欲知足、少煩少惱的平靜心境時空中。
青蛙與海龜       洪果巖

    在一個廣闊的沙漠中,有無數個井(可能有65億的數量吧)。在其中一個區域中,有一隻海龜在路上行走,正朝著其中一口井前去,因為每一口井都住有一隻青蛙,海龜想看到青蛙並逐漸接近其中一個井
    這,第一口井中的第一隻青蛙,每天都很開心的在井中快樂生活,天氣熱就泡在水裡避暑,肚子餓了就吃蚊子與昆蟲,他認為世界就是這麼大,往上看天空就是圓的。
    突然,青蛙聽到天空傳來的聲音,他往上一看,天空怎麼多了一個奇怪會說話的東西!原來海龜已到了井口往下看;這時海龜與青蛙打招呼,青蛙愛理不理,心中覺得被打擾有點不舒服,海龜開始跟青蛙聊天聊地、噓寒問暖,經過一段恰當的時間後,青蛙逐漸放下心防與不舒服的心境後,開始有較為友善的回應,他就反問海龜打哪來?海龜說從大海來,青蛙問大海有多大?海龜說大海很大,青蛙續問有我這裡這麼大嗎?海龜說比這裡大!比你想像的還大。
    海龜小心翼翼的問青蛙,您覺得井中的水會減少嗎?青蛙覺得問題很奇怪,心中隱約還升起不舒服的感覺,為了禮貌還是回覆說:雖沒感覺到,但自認為水也不會減少,海龜用更和緩親切語氣與青蛙互動,同時有意無意說明井中水位,會有上下變動情況;又經過一段適當時間,因為海龜的親切風趣讓青蛙談話感到開心,所以為了表示禮貌與感謝,青蛙回應水位有可能、或許、假設、大概、有那一天水位可能會下降。海龜與青蛙暫時道別,又朝向另外一口井前去。
    第二隻青蛙正如沈思者雕像一樣在思考,他在想:不行!要想出一個辦法,因為持續幾天沒下雨,他發現到井中水位在一天一天慢慢減少中,如果繼續減少下去,生活就會出問題,他需要想出一個辦法。
    一樣地,青蛙抬頭看到海龜,海龜問他在做什麼?青蛙回覆他正在思考切身相關的重要問題,海龜說可以做準備往上爬,帶充足的食物和水,學習從井中爬出來就可到永遠不會少水的大海,海龜直接進入主題,教導青蛙如何準備與往上爬的方法。海龜與第二隻青蛙暫時道別,又朝向另外一口井前去。
    第三隻青蛙正非常賣力與有毅力地往上爬,他已經試了很多次,常常是爬到一個階段就失足掉下來,摔得鼻青臉腫,但他還是振作起來,繼續往上爬。
    一樣的,青蛙聽到天空傳來聲音,他一聽聲音來處在上面,這不得了,他趕緊回頭雀躍找目標,他看到海龜了,此時一不小心就失足,又掉到井裡,還好井中還有水,等到青蛙較回神後,還是很開心興奮,因為海龜是在上面跟他說話,是在上面!海龜怎麼辦到的,他很想知道!因為上個月水位莫名其妙地快速下降至底,就在青蛙快變成「青蛙乾」的時候,下了一場及時雨,井水回來了,他才能活!從那天起,就開始每天勤奮地往上爬,一心想爬出井!海龜肯定青蛙的用心與努力,同時指出青蛙一個重要問題,往上爬的姿勢不對,因為青蛙是倒爬,海龜指示他要正爬,並補充說明省力又正確的方法,看青蛙已經學會如何往上爬後,海龜與第三隻青蛙暫時道別,又朝向另外一口井前去。
    此時前面的井,一隻青蛙的頭探出來,這第四隻青蛙一看到海龜,就非常興奮快樂,不顧鼻青臉腫、腳扭到的疼痛,三步做兩步往海龜邁進同時高聲叫問著:大海!大海!大海在哪裡!我要見到大海!
    海龜一反常態地,沒有回答他,青蛙還是非常專注邊跳、邊繞海龜一直問:大海!大海!大海在哪裡!趕快跟我講!
    海龜有時候覺得煩,還會叫青蛙閉嘴不要吵,還有青蛙一直繞者他,他看了會頭昏!青蛙覺得好像吵到海龜了,有點不好意思,就先休息一下,四處看看,但心中跟視線還是在等待海龜的答案。
    這時候,天空烏雲密佈,下起了大雨,雨水淹沒了大地,井水跟海水都混合了,通通變成大海,海龜此時舒服的躺在橡皮艇上,悠閒的喝果汁,青蛙抓到了機會,趕緊游到海龜旁邊,鼓起勇氣又問長久以來一直沈悶在心中的疑問:大海!大海!大海在哪裡!我要見到大海!請你跟我講!我一定要知道!

    海龜拿出一支木魚棒,敲了青蛙的頭,咚!青蛙被打了張開嘴,不自覺的大口喝到海水,此時,青蛙變成了海龜,也知道了大海。

我是哪一隻青蛙? 981122 洪果巖

我是哪一隻青蛙?     981122 洪果巖

我常常問自己,我是哪一隻青蛙?

(請參閱青蛙與海龜的故事)

九歲時的疑問:人竟然會死!

這是一個故事,也是我生命的濃縮版。九歲時,長期臥病的阿嬤過世。我在阿嬤身體旁邊,驚訝地發現,人竟然會死!死的時候什麼東西都帶不走!甚至連最重視的身體都無法帶走,加上平常從未見過的親戚都回來了,我被教著要叫嬸嬸、叔叔、阿姨、堂哥,表弟等,一大堆人從未見過,治喪期間參加了一場辛苦的繁瑣儀式,出殯時在棺材上旁邊,又被要求要哭。
    從那天起,我一直想:人會死,我也會,但又不知會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會去哪裡?這太可怕了!我也會死!還一動也不動,連身體都不能帶走!問過大人,也沒有人能夠回答這麼重要的問題!甚至還被警告禁止繼續追問!只要乖、聽話,認真讀書就好!
    既然人都會死,明天就可能會死!也不知道去哪裡!如果明天要考試,但我明天早上就會死,那我辛苦認真讀書幹嗎?從此以後,我的學業成績就變成灰白了!不!應該是我的人生就變成灰白了!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生命疑問一直在我心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陪我度過了青少年、工作、當兵、出家。到二十五歲時,我的生死問題解決了一半。

壞小孩,拿到特別的獎狀:
    小時候常被母親打,被打時會痛和叫,也會說以後不敢了,但往往隔天就忘了,一樣溜出去玩。讀書不認真,作業也不寫。國小畢業後,我卻拿到這輩子終生難忘的獎狀「自我反省最佳」。
這是打我打最兇的導師在我畢業後給我的。他以前曾氣到叫我向後轉,踹我一腳,把書包丟給我,叫我跟其他不交作業的同學一樣不要來了。小孩子真厲害,剛開始我們有點難過和不知所措,後來到了淡大校園,玩著玩著就忘記了(倒是可憐了老師,辛苦發動同學找了我們一天)。從九歲起就不認真上學做功課的我,到六年級下學期,一方面被打怕了,一方面也覺得幹嘛一直作賤自己,所以就在兩三天內,把所有沒寫的作業全趕完。雖然字是龍飛鳳舞得潦草,但從此以後就開始寫作業了,不再因沒寫作業而被老師打。因為這樣我獲得了老師的肯定,也發現自己可以改變。

生平第一次發誓:不說謊!
小學畢業那一年暑假,我因為偷腳踏車被抓,卻又抵死不認,一直欺騙警察,氣得警察把我給抓進拘留所。那一夜,孤零零又恐懼害怕的我,發現自己因為不停地說謊而走到這步田地,人撒了謊之後,就要說更多的謊來圓第一個謊,這樣的生活好累,我不要在這樣過下去;於是我發了這輩子第一個重要誓言:從此以後,不再因怕承擔過錯與自私自利而說謊話!

自我發現:沒辦法作自己不喜歡做的事!
高職畢業,經大哥介紹,到西餐廳作學徒,一年多下來,我發現我比較喜歡洗碗和洗鐵盤,對做菜沒興趣。所以這一年來,每天都在問自己,為什麼來做這份工作!後來,終於知道自己人格特質的一面,我不僅不想說謊,還沒辦法被勉強或被安排作自己沒有興趣的事!

我竟然死後會下地獄!
那時生命的疑問亦常在心中不時冒出,我拿到一本地獄遊記,認真看後發現:不得了!人在生做錯事,死後逃不了,會到地獄受種種刑罰與痛苦,哇!原來我死之後會到地獄去,只要做壞事大家也都會去。不得了!我一定要想辦法死後不到地獄,要到天堂,這是很重要,一定要馬上開始準備,因為下一刻可能就會死。

原來我不是佛教徒!
當兵到了花蓮,放兩天假時,一時興起,到醫院急診室,想看傷病急救與生死離別,待了一個晚上,什麼都沒看到,甚至連一個重感冒掛急診的也沒有。倒是讓警衛緊張了一下,因為我是男生又徹夜長坐急診室,而急診室又都是女性護士的通道,他們交班時都會特別往我這邊看,輕聲細語交耳幾聲,提醒要多留意我一點,因為我看起來怪怪的,又不知道有何意圖!到了天亮,有點失望(自己都覺得奇怪),在醫院到處逛逛,進了一間房間,裡面放了很多小冊子,我拿起其中一本「你是佛教徒嗎」,認真看完後,我恍然大悟,原來我不是佛教徒!過去的很多觀念原來都不是正信佛教,修行也不只是遠離地獄痛苦,上天堂享樂而已。

班長!你是不是頭殼有洞
快退伍前,有個阿兵哥聽說我這個做人不錯,但有點怪的班長,退伍後要出家去了,就鼓起勇氣問我(還先聲明我不可以生氣):「班長!你是不是頭殼有洞,破很大洞」、「怎麼會要去出家!」


我終於可以出家了!
經過親近道場與表明想要出家後,我被師父與僧團所接納。我的剃度師,就是「你是佛教徒嗎」小冊子的作者,法鼓山 聖嚴法師。民國83年進去到91年還俗這近8年的時間,全生命地投入,專為解決生死大事疑問而來,經過密集高度集中心、統一心修行乃至疑團破的體驗後,過了一段活在當下的空靈心境,往後的日子,大都在充滿感恩心與奉獻心的日子度過。


關卡走不過,還俗了
正當僧團有意安排我到大陸,參加精進四十九天話頭禪,藉此提升心境同時屬意為日後帶領禪修的人時,我卻面臨重要關卡。經過非常努力想要超越又過不去時,我發現如此下去實在有愧出家的尊貴身份,於是,就在僧團法師的無奈與失望中還俗下山。
我為了感情因素而還俗,民國92年跟她(曾在法鼓山工作的職員)結婚至今,我們共同約定繼續修行,有機會就奉獻法鼓山當義工,不生小孩,--並且在一起,就是為了以後不要在一起--(這句引用她的體會)


關心他人的快樂與痛苦
還俗後,最驚訝與感嘆的就是:人真的很容易自尋煩惱!常常會用記憶修理自己!活在二手貨(已經過去的記憶)的認知中!想要讓自己快樂過活,卻常常適得其反。如果遇到願意接受我的人,我會嘗試分享少煩少惱生活之道,也多少令人有如沐春風與煩惱減少的感受,但總覺得還可以更能對機下藥。

因緣際會,從事社工(北市社區化身心障礙就業服務員)
    服務身心障礙朋友,輔導他們就業,常常在省思如果我下一刻成為身心障礙者(如腿斷或視盲),我會需要什麼?就服員能夠體會到嗎?他真的能夠幫到我嗎?還有勞工局是怎麼看待身為委託案社區化就服的我們?我們機構(民間非營利事業)的主管又是怎麼看待我們?怎麼看待勞工局社區化就服委託案?
    現從事社工約5年,在服務身心障礙朋友提供就業輔導的同時,我不時地從心中還是會冒出這些問題。

禪修~少煩少惱的生活態度
因為禪修,我深刻體會與認知到:五根(眼、耳、鼻、舌、身)對五塵(色、聲、香、味、觸)的現前境(當下)加上前一念(剎那剎那的記憶(意對法塵)就構成人的心念(認知)、心念(認知)連續而成思考、思考產生語言與行動、語言與行動形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如樂觀與悲觀、正向思考與負向思考)。
    另外我經過初出家的困頓,當經過不斷的心開意解(有自己努力、聖嚴師父嚴峻警策與慈悲引導、法師們的提醒),已將有所體會的認知化為生命態度。
如:要先了解自己,為人處事不要這麼累(活在自我束縛的盔甲或殼中),學習自己不受苦,就有心力與體力抬頭起來看周遭,進而關心他人的快樂和痛苦。
因為身為人,有一半的苦是自己要負責的(不要用記憶修理自己、不要中第二把箭),如同第一時間受人言語或行為中傷,第二時間就可以學習不在意或放下(療癒),不會因反覆想起來,將現在的心情賠進過去的記憶中(用記憶修理自己)。
簡而言之,發生的事情的同時就正在消失,人要繼續往前走,不要撿別人丟的泥巴回丟別人,因為會再髒了自己的手。

成為別人的鏡子
我在協助朋友時,常常學習當一面鏡子。讓來者看見自我困頓中還有希望,不知所措而有路可走,停在自我受苦境遇中而願意起身離去;或者當一個不是最好適合求助者的柺杖,在他沒找到更適合之前,勉強將就用。


生活中常自我檢視,我現在是哪一隻青蛙?我希望自己不要常常在第一個井中而不自知!(到時我就知死~台語發音)